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小类:
哲学
简介:
本作品在两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考察睢宁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运行机制和现实效果,从信用的“资本”属性入手,认真考察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疑难,总结概括“睢宁模式”的特点,以期能够为县域范围内建立信用治理机制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提供现实参考,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方式,减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摩擦,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从而缩短转型期信用无序状态存在的时限。
详细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生活普遍受惠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和严峻的社会管理问题,信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当前,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信用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不仅有以个人形式表现的违约现象,如恶意欺诈、恶意拖欠贷款等;还有许多企业存在失信行为,如频频曝光却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假售假、三角债问题等;就连一向被认为“社会良知”的学术圈,剽窃、抄袭、腐败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在中国,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均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底线伦理”的预限,使得信用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信用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特别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信用的作用尤其突出。目前,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的失信事实,已经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部分人道德水平的下降,因为它无法解释当下中国所发生的普遍性信用危机;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从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信用治理机制也随之悄然发生变革,广泛存在的信用失序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所说,“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如今,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必由之路。以此观照转型期整个社会信用失序的现实,必须认真研究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具体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道路。 课题组对睢宁县这一社会管理的新举措产生了浓厚兴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睢宁县将经济领域的信用管理方法移植嫁接到社会管理领域的适应性问题存有疑惑。按照常识理解,信用是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信用管理一般只在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内进行,而睢宁县却将此推广到社会管理层面,不能不说是“大胆之极”,此“大胆”是政绩工程思想作祟还是确有其实施的土壤有待厘清;二是对在睢宁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实施信用管理存有疑问。根据历史经验,信用管理往往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地区,并非在每个地方都有迫切的要求,而睢宁县在此时却由政府出面主导进行信用体系建设,不能不说有“冒进之嫌”,此“冒进”是无知所致还是确有其实施的紧迫性有待考量。 2010年6月,本课题从全国375所高校的一千多个申报课题中脱颖而出,获得《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调研中国”立项,成为十二个入围项目之一;2010年7月,在经过充分论证和精心准备后,课题组成员前往睢宁实地调研,历时十五天,完成300份调查问卷和76份深度访谈;2010年10月,在江南大学成功举办校园报告会,《南风窗》杂志社邱滨副社长亲临现场点评指导,调研报告得到了在场专家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挖掘课题深度,切实提高课题的科学性和对策建议的针对性,2011年1月课题组带着专家评审建议再次走进睢宁,历时十五天,采取问卷调查和提纲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走遍睢宁县十六个镇区,完成400份调查问卷和120份深度访谈,全面了解睢宁县实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运行机制和实际效果,从信用的“资本”属性入手,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支撑,对睢宁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进行总体分析,认真考察其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疑难,以期调研成果能够为县域范围内建立信用治理机制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提供现实参考,希望通过信用治理机制的创新减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摩擦,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从而缩短转型期信用无序状态存在的时限。

作品图片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典型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睢宁模式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当前,公私领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作品在两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行,全景描述睢宁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运行机制和现实效果,认真总结“睢宁模式”的特征,试图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制度提供现实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务实性:作品基于团队成员2010年7月和2011年1月两次实地调研,700余份调查问卷,近120人次的深度访谈,注重实然分析,而非应然批判;(2)时效性:作品关注睢宁县借鉴经济领域的信用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的实践创新;(3)前瞻性:作品总结凝练“睢宁模式”三大特点,提出社会信用管理由政府主导模式向“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互动、公众参与”的复合模式发展的趋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作品作为实地调研报告是对睢宁模式的科学分析及系统反馈,有助于从理论和实际两个维度推动睢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作品对睢宁模式的总结,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共同特点和社会信用缺失的严峻形势,使得睢宁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示范和象征意义。(3)作品在解剖睢宁模式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方法,对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现实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公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面临信用危机背景下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路径。课题以江苏省睢宁县公民信用体系建设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睢宁县政府推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基本措施和改革成效等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分析,揭示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民信用需求为导向、将经济信贷领域的信用管理机制推广到社会领域,进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睢宁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是对中国特色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之路的探索和实践。 “睢宁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家配套制度建设滞后、政府部门执行困难、公民信用意识淡薄和监督功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在总结中西方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环境,提出加快信用立法建设、强化信用建设的技术支撑、培育社会信用文化、加强信用部门监督管理和构建多方参与的互动信用平台等一系列建议,最终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互动、公众参与”的复合型社会治理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获《南风窗》2010年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调研中国”立项,2010年10月作品发表在《南风窗》杂志及其官方网站上。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 (2)郑也夫.信任论[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张维迎,柯荣柱.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 (4)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5)胡大武.信用权性质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6)吴晶妹.对中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专家视点,2009. (7)赵志凌.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7.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就国内而言,对信用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社会资本理论是较为常见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则主要集中于对信用危机产生的理论根源的剖析和对矫正的理论机制的探索,试图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进而展开实证分析,解释转型社会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贵州大学程民选教授领衔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兼论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平台建设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洪玫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机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研究”,运用信息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知识,分析了两大类失信行为的理论根源,推导出保障契约有效履行的两类机制,并结合中国信用情况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信用制度规则体系的冲突是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厦门大学的许文彬和陈炜则从经济史视角考察了中国信用体系的转轨,在考察了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转变轨迹的基础上,指出从经济史的角度看信用问题是传统的经济组织方式向更现代化的方式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是现代化转型应该付出的社会成本,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能够与传统更好相互衔接的信用维持机制。 西南政法大学的胡大武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对转轨期中国的信用演进路径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信用、经济和政治所体现的社会逻辑并不是单向的,其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意味着中国社会信用的变迁并不呈单线性发展纯理想状态。 另外,一些博士论文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如博弈论等)出发进行基础理论的建构,分析信用产生和维持的机制,并以得出的结论为基础对转型期中国的信用问题展开实证分析。 应该说,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到深厚学理支撑的文本叙述,都是本课题继续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创新的触发点。可以说,无论是信用概念的界定、对信用危机的根源的见仁见智的分析,还是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体系和环境建构的具体做法,都给了本课题很大的启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