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生命智慧的中介作用
小类:
教育
简介: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大学生处于挫折情境和挫折感的易感区和高发区,基于此宏观背景,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全国42所高校的3181名大学生进行考察。利用AMOS建构的模型表明:生命智慧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和挫折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生命智慧作为心理保护因素具有可干预性,因此本研究成果对于建设和谐高校、幸福中国具有实际意义。
详细介绍: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与积极心理学理念相契合的抗挫折心理能力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关注抗挫折心理能力也是现实情况所迫切需要的。当今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处于挫折情境和挫折感的易感区和高发区,其自杀率远远高于同龄人,是非大学生同龄人的2—4倍。究其深层次的根源,主要归因于他们缺乏应有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及教育对生命关怀的缺失...(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生命智慧的中介作用
  • 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生命智慧的中介作用
  • 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生命智慧的中介作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机制,揭示提高生命智慧水平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本思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生命智慧在抗挫折心理能力和挫折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结构建模,揭示了生命智慧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接着我们还进行了深度访谈,针对个案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研究手段与结果具有科学性:筛选问卷程序严格,调查过程严谨,调查数据通过统计软件Amos18.0进行模型建构。 本作品具有较高程度的原创性和先进性: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特别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属于自编的问卷调查表。 独特之处:本研究对全国的42所高校的3181名大学生挫折感、生命智慧和抗挫折心理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迄今为止尚无这方面的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本作品对于发掘、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进而增强其抗挫折心理能力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理论成果已在本校进行试点,效果良好。 现实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处于挫折情境和挫折感的易感区和高发区,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本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智慧是如何在抗挫折心理能力和挫折感间起作用的,而生命智慧为可干预因素,因此,本研究成果具有实际意义。

作品摘要

为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以及生命智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生命智慧问卷》《大学生挫折感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对全国42所高校31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和生命智慧整体处于中上水平,挫折感的强度相对偏弱(介于很弱和一般之间);(2)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科生与非文科生差异...(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于2011年4月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张旭东等.大学生生命智慧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J].心理科学,2008(3). 2.温忠麟,张雷.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3.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0. 4.张旭东, 张布和.大学生生命智慧与抗挫素质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2). 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走访■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对于挫折承受力的实证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Rosenzweig的研究。对挫折复原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Rutter对母爱剥夺进行的研究,提出保护因子的概念,某种保护因子使受挫青少年在压力和挫折下免除身心障碍危机。国外对于挫折复原力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提出了挫折复原力的过程模型和层次模型。第二,研究方法上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也有人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复原力。如,Mast...(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