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无动力组合工艺对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为了解决漓江风景区沿岸经济力量薄弱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改善这些村镇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了避免漓江的水环境质量与景观质量遭到生活污水的不良影响,很有必要处理漓江沿岸村镇的生活污水。本作品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工艺模拟处理这些村镇的生活污水,其出水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的排放要求。
详细介绍:
本研究针对漓江风景区沿岸分散型村镇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筛选出适合经济条件薄弱的分散型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集成无动力“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连续运行7个月,试验分析表明,该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SS、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mg/L、21mg/L、12mg/L、15.7mg/L、0.76mg/L,平均...(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无动力组合工艺对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无动力组合工艺对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无动力组合工艺对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无动力组合工艺对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撰写目的:寻求适合漓江风景区沿岸经济力量薄弱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改善其环境卫生条件,维护漓江的水环境质量以及景观质量。 2、基本思路:通过分析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生活污水的水量和水质现状,并结合这些村镇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环境资源,选取适合其经济现状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试验装置研究,得到该工艺的最佳技术参数和运行管理技术经验。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性:本研究针对漓江作为风景河流的特殊要求,根据风景区沿岸村镇的污水排放特点及其社会经济现状,确定适合经济力量薄弱村镇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先进性:本作品针对经济力量薄弱但景观要求较高的村镇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3、独特之处:本工艺为无动力,运行不需人员操作,植物可美化环境,运行费用低,并能利用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漓江风景区沿岸分散型村镇的实际情况,解决经济力量薄弱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中资金缺乏的关键问题。 2、现实意义:本作品运行费用低,工艺简单,适用经济力量薄弱的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不仅能改善这些村镇的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也能维护漓江风景区的水环境质量和景观质量,保护漓江,确保沿江旅游村镇和漓江旅游业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术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漓江风景区沿岸村镇的经济现状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利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试验装置连续运行7个月,监测数据表明,该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SS、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mg/L、21mg/L、12mg/L、15.7mg/L、0.76mg/L,平均去除效率分别可达84%、80%、44%、32%、72...(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付融冰, 杨海真, 顾国维, 等.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去除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6,32(1):18-22. [2]徐芝芬, 李金城, 王芬, 等.漓江风景区沿岸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析[C].冯左海,陆有德主编.第三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384-386. [3]夏汉平.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J...(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技术有很多。国外研究的技术有澳大利亚“FILTER”(菲尔脱)污水处理系统、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日本的净化槽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一体化集成装置处理技术、“LIVING MACHINE”生态处理系统等。国内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较多的技术有人工湿地技术、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地埋式有动力(或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