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超低浓度煤矿瓦斯驱动斯特林发动机发电装置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提出一种新的煤层气发电方式,即通过多孔介质燃烧器对低浓度瓦斯和煤层气气源不稳性的良好适应能力与斯特林发动机的外燃高效特性有机结合, 构建一种适应我国煤层气浓度低且气源不稳定性的煤层气发电系统。
- 详细介绍:
- 为适应我国煤层气浓度低、波动大的特点,本项目拟研制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与斯特林发动机相结合的发电装置。该装置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采用了先进的燃烧技术,可以降低瓦斯的最低可燃浓度,而且对燃料的成分、流量的波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机,采用了先进的热力循环,热效率比内燃发动机高很多。通过中间的机械结构,将多孔介质燃烧器对气源不稳定性的良好适应能力与斯特林发动机的外燃高效...(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1. 设计与发明目的:探索一种适应我国煤层气浓度低、波动大特点的发电方式,以实现低浓度瓦斯的能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基本思路:将多孔介质燃烧器对低浓度气源的良好适应性和斯特林发动机的外燃特性有机结合,构建多孔介质燃烧器驱动斯特林发动机系统。其中:①多孔介质燃烧器具有热容量大、火焰稳定范围宽广、能够扩展贫燃极限的特点,非常适宜燃烧低浓度煤层气,同时可以缓解煤层气浓...(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1.本系统对于我国煤层气浓度低、波动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我国低浓度煤层气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低浓度瓦斯由于瓦斯含量少、稳定性差且接近爆炸极限,会造成发电机组的熄火停机。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现能利用10%左右的低浓度瓦斯进行发电,但是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难题。而本系统所利用最低瓦斯浓度可达3%,且对于低浓度瓦斯的燃烧利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本系统...(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无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有偿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图纸、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本系统包括多孔介质燃烧器,斯特林发动机,中间连接装置和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外燃机特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对气源波动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相连接,其中多孔介质燃烧器与煤层气源和斯特林发动机相连接,斯特林发动机与发电机相连接,通过与煤层气气源相连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产生高温烟气向斯特林发动机提供能量,由斯特林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技术层面来看,多孔介质燃烧器、斯特林发动...(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我国利用瓦斯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淮南、淮北矿区已对高浓度煤矿瓦斯进行民用。近些年来,抽放瓦斯已经成功地用作民用和工业燃料,生产炭黑和甲醛的化工原料,以及发电用燃料,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些应用要求瓦斯必须有较高的浓度。如民用或生产炭黑,瓦斯浓度必须大于40%;生产甲醛,瓦斯浓度必须大于30%,用于燃气轮机发电和蒸汽轮机发电其浓度为35±4%,如山西晋城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