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微藻DHA的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DHA全称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保护视力、抗癌及提高免疫能力等重要生理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三大工业,在国内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本作品主要通过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其产量可达51.5g/L ,远高于国内平均15g/L的发酵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详细介绍:
- 本作品以浙江温州乐清海湾红树林中筛选得到的高产DHA菌株--裂殖壶菌为研究对象,设计适合该菌株生长和DHA积累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基,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使细胞达到较快的生长速度及高密度培养要求,进而大大提高DHA含量和总油脂的产量。研究内容如下: 1)开发一种适于菌株高密度培养和DHA大量积累的简单廉价的复合培养基; 2)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以裂殖壶菌为研究对象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摇瓶实验,探讨不同碳氮源、培养条件对裂殖壶菌细胞生长、油脂积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发酵罐培养工艺,进而扩大培养规模,为实现DHA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创新点: 1、发酵罐培养裂殖壶菌108h,生物量达到180g/L、总油脂110g/L、DHA产量51.5g/L,远高于国内DHA产量平均15g/L的水平。 2、...(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目前国内还未实现微藻DHA的产业化生产,主要原因是未获得DHA高产菌株及适合DHA大量积累的培养基和可行的发酵工艺。因此,本作品针对这三方面进行研究,并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先进性: 1、DHA产量高:优化发酵罐流加工艺,菌体生物量可达180g/L、总油脂产量110g/L、DHA产量51.5g/L;DHA产量比未优化前提高了6.2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第十届“挑战杯”某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10-2011年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一等奖。 2008年12月,某市科技局对本项目合作单位完成的“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认为本项目在8000 L罐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生物量≥60g细胞干重/L发酵液,DHA细胞产率为0.26g/g干细胞,DHA体...(查看更多)
作品所处阶段
- 中试、生产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专利技术授权使用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展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技术特点与优势:生产菌株生长快,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且操作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DHA产量51.5g/L,远高于国内15g/L的平均水平,且DHA含量高达46.8%,大大优于鱼油及其它藻油脂质组成。 适用领域:婴幼儿配方乳粉和食品、医药和营养保健品、动物饲料及其他领域。 推广前景:本项目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在8吨罐上完成了中试实验,...(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八十年代初随着人们对 PUFAs生理作用认识的加强,DHA的生物合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日本、美国在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早在1964年,Haskins等人就报道破囊壶菌T.aureum总脂中有含量高达34%的DHA。但直到1991年,Bajpai等人才首次报道了关于破囊壶菌产DHA的生产率:摇瓶培养破囊壶菌ATCC 3430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