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本项目旨在改善全国各大高校自习室资源紧张、占座严重、学生“自习难”的现状。系统利用教室现有的监控设备采集教室的图像以检测图像中的空座数和实际人数,通过网站和移动客户端收集用户对自习室的满意度并通过一组数学模型对这些信息进行融合。学生可以利用本系统快速找到适合自习的教室,学校也可以从中获得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参考。与传统系统相比,本系统使用方便、信息准确、时效性强。部署方便快捷,无需额外设备,成本低。
详细介绍:
本项目立足实际,旨在改善全国各大高校自习室资源紧张、占座现象严重、学生上自习“一座难求”的客观现状。本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和移动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信息发布的一整套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图像识别子系统利用教室现有的监控设备获取教室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由图像计算空座位数和人数。我们在该子系统中采用了3种不同的算法,以适应不同的监控设备。通过这些...(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的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国内高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日益严重的占座问题。在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校中,找自习室难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夕,不少同学为了找到一个座位有时甚至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可谓之“一座难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中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已经超过3283万人,比去年增长5.8%。然而高等院校数目的增长率却小...(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本项目运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历史不长,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本项目的一项创新是将SNS的思想引入了该系统,社交网络是拥有最多用户的互联网技术,具有极高的用户认可度。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的LBS技术是近来才逐渐流行的新兴技术。调查显示,目前在国内尚无具有类似交互功能的自习室查询系统,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更是首次出现。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1.本校19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获准项目,校级优秀项目 3.第六届首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整合测试和产品化

技术转让方式

技术合作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产品,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全国高校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在2009年已经突破了3000万大关。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紧张,“自习难”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本项目着眼于校园生活,从大学生“自习难”的实际问题出发,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移动计算技术,自主提出、自主设计并自主实现了一套自习室使用情况实时报告系统。整套系统综合运用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数学建模、移动计算、动态网页、社交网络、...(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为了解决“自习难”的问题,国内高校采取的措施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种:以文献[3]为代表的人群认为,导致“自习难”的根本原因是座位少学生多以及由此引发的占座现象,其解决方法是加大投资,扩建自习室,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减少占座现象。但文献[3]中提到的方法可行性较差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献[4,5,6,7]则提到了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对自习室资源进行管理。其中文献[4,5]提到...(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