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具有输液速度监测、输液总量显示、输液完成报警等功能,可同时监测多名患者。为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加入了手持移动终端,还开发了有数据库支持的PC机监测系统,可显示并保存患者输液信息。该系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陪护成本,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一定的社会意义。
详细介绍:
系统组成: 无线节点:实时采集患者输液信息,将数据无线发送到监护主机。 监护主机:显示各个患者的输液情况,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将数据转发给手持模块和PC机。 手持模块:移动接收报警信号,及时提示医护人员输液异常状况。 PC机监护管理系统:综合显示各种信息,对异常情况进行语音报警。 系统功能及特点: 输液速度监测 输液总量显示 输液异常及完成报警 预计输液完成时间 患者自主呼叫 无线组网传送输液信息 语音报警手持移动报警终端 PC机监护软件 市场前景: 系统解决了传统监护系统布线困难、造价昂贵、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实时对多名患者进行监护。该系统操作简单,造价低廉,且使用过程中无任何附加投入,可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场所。使用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陪护成本。对于传染性疾病(如SARS),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对于无人陪护的患者,系统能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更好地提供监护服务。尤其可以解决老年患者就医护理难、护理贵,并且护理人员短缺等现实问题。该系统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信息化水平,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品图片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的医疗自动化水平较低,昂贵的为数不多的自动化监护设备被用在危重病人的ICU病房。一套ICU监护设备造价几十万,而本系统几千元即可完成日常的输液监护。在医院的日常诊疗过程中,有近90%的患者是住在普通病房治疗的,输液治疗是目前最常规的治疗手段。而输液往往要有人陪护,这项任务由家属或护理人员来承担。本系统是一种廉价的,高效的输液监护设备,可大大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基本思路: 系统包括多个输液信息采集节点、通信主机、PC上位机构成。由信息采集节点将采集到的输液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至通信主机。然后由通信主机通过RS-232串口传送至护办室的PC机上,PC机上的监护软件,可以实现输液信息的显示、查询和保存等功能。 3.创新点: (1)滴速和液滴计量算法的实现; (2)液滴传感器的技术实现; (3)系统配置移动手持设备,可在移动中接收输液信息; 4.关键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 (2)多点通信协议的设计; (3)系统低功耗设计; 5.技术指标: (1)液滴滴速的监测范围:20--180滴/分。(依据医疗部门资料); (2)输液量的监测显示范围:0——999ml(依据医疗部门资料); (3)无线传输距离300米; (4)监测环境温度:0—50摄氏度; (5)系统可同时监测节点数:任意个节点;

科学性、先进性

医院现有的与本系统相关的是输液泵。它的功能是实现对单个患者液滴滴速的监测及控制,且仅用于特殊药品的输液。造价昂贵(几万元/台),使用成本高(数百元/次)。而本系统可以同时为多名患者提供实时的输液监护,只监测输液信息不控制输液。本系统造价低廉(百元/节点),重复使用。采用非接触传感器采集输液信息,对输液药剂无任何污染。并且该系统操作简单,操作便捷。 该系统具备如下优点: (1)该系统针对常规输液进行监护(目前尚无此类成熟产品); (2)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3)无线组网,无需布线; (4)可同时监护多个患者输液; (5)适应各种输液环境; (6)护理人员可轻松掌握使用方法; (7)系统采用微功耗设计,可长时间使用无需充电;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该作品获“挑战杯”2011年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该作品获“挑战杯”2011x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已研制出成熟产品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 产品;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1.使用说明: 将节点悬挂在输液滴斗上,确保节点指示灯闪烁即可。主机即可显示输液信息。用串口连线将通信主机和PC机连接起来,即可在PC机上监护输液。 2.作品技术特点和优势: (1)远程无线分布式控制; (2)点滴速度监控; (3)点滴流量报告; (4)点滴剩余时间预测; (5)总量完成报警; (6)主机多种查询显示方式; (7)移动手持设备终端; (8)PC机监护系统软件; 3.作品适应范围: 适用于医院、社区门诊等医疗场所。 4.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陪护成本。对于传染性疾病(如SARS),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对于无人陪护的患者,系统能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更好地提供监护服务。尤其可以解决老年患者就医护理难、护理贵,并且护理人员短缺等现实问题。该系统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信息化水平,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进行了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制。早在几年前,发达国家许多住院床位就已经配备了输液泵。输液泵是一种多功能输液控制器,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并实现输液阻塞、气泡混入和输液完成报警。我国只是在一些大医院才有部分配备,且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液泵(控制精度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也有性能较好的产品。但是价格普遍比较昂贵,在两万元人民币左右,使大部分三级甲等以下医院望尘莫及。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输液装置的研制起步较晚,大都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装置,如北京科力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ZNB系列产品。不过总体来说其功能也只是侧重于精确输液控制,种类较少,性能也需改进,加上不菲的价格,所以也只能是和进口输液泵争一点市场份额,未能在各级医院大面积的推广普及。由于规范操作下,输液阻塞、气泡混入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输液速度的控制和输液完成报警成为了人们更为关心的问题。而且输液完成报警器的研制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根据前年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的查询,已有67种输液完成报警器专利技术,但由于各专利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诸如安全性、可靠性、成本及可操作性等问题,致使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专利并不多。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安全性、可靠性是基础,作为一种只有普及到每一位输液病人才有实际意义的产品,使用方便和足够低的价格又是一种基本要求,所以,这种产品即便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证,但如果没有简便的操作和足够低的价格作支撑,想要顺利推广也是不可能的。本系统采用非接触型传感器采集输液信息,对输液没有任何影响,安全性高。系统简单,可靠性高,检测精度高。本系统整体造价(按10个节点计算)两千元左右,造价低廉。无使用成本,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