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无线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具有输液速度监测、输液总量显示、输液完成报警等功能,可同时监测多名患者。为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加入了手持移动终端,还开发了有数据库支持的PC机监测系统,可显示并保存患者输液信息。该系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陪护成本,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一定的社会意义。
- 详细介绍:
- 系统组成: 无线节点:实时采集患者输液信息,将数据无线发送到监护主机。 监护主机:显示各个患者的输液情况,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将数据转发给手持模块和PC机。 手持模块:移动接收报警信号,及时提示医护人员输液异常状况。 PC机监护管理系统:综合显示各种信息,对异常情况进行语音报警。 系统功能及特点: 输液速度监测 输液总量显示 输液异常及完成报警...(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1.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的医疗自动化水平较低,昂贵的为数不多的自动化监护设备被用在危重病人的ICU病房。一套ICU监护设备造价几十万,而本系统几千元即可完成日常的输液监护。在医院的日常诊疗过程中,有近90%的患者是住在普通病房治疗的,输液治疗是目前最常规的治疗手段。而输液往往要有人陪护,这项任务由家属或护理人员来承担。本系统是一种廉价的,高效的输液监护设备,可大大减轻患者家...(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医院现有的与本系统相关的是输液泵。它的功能是实现对单个患者液滴滴速的监测及控制,且仅用于特殊药品的输液。造价昂贵(几万元/台),使用成本高(数百元/次)。而本系统可以同时为多名患者提供实时的输液监护,只监测输液信息不控制输液。本系统造价低廉(百元/节点),重复使用。采用非接触传感器采集输液信息,对输液药剂无任何污染。并且该系统操作简单,操作便捷。 该系统具备如下优点: (...(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该作品获“挑战杯”2011年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该作品获“挑战杯”2011x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已研制出成熟产品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 产品;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1.使用说明: 将节点悬挂在输液滴斗上,确保节点指示灯闪烁即可。主机即可显示输液信息。用串口连线将通信主机和PC机连接起来,即可在PC机上监护输液。 2.作品技术特点和优势: (1)远程无线分布式控制; (2)点滴速度监控; (3)点滴流量报告; (4)点滴剩余时间预测; (5)总量完成报警; (6)主机多种查询显示方式; (7)移动手持设备终端; (8)PC机监护系统软...(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进行了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制。早在几年前,发达国家许多住院床位就已经配备了输液泵。输液泵是一种多功能输液控制器,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并实现输液阻塞、气泡混入和输液完成报警。我国只是在一些大医院才有部分配备,且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