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年: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对2000~2009年间134篇文献的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9年间发表的134篇有关“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统计分析得出:我国未来对于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应该不断拓展研究视阈,倡导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或定量研究,以揭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般规律,从而科学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 详细介绍:
-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9年间发表的134篇有关“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发文数量、作者类型、文献类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成果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于提升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水平,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都具有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研究视阈相对狭窄、研究方法多元化水平不高、科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未来对于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应该不断拓展研究视阈,倡导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或定量研究,以揭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般规律,从而科学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通过对国内权威学术引擎搜索,对134篇关于“有效课堂提问”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五个维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以及系统梳理,从而对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为今后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和科学指导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进行课堂提问做出应有的努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所探讨的研究对象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内热点话题之一----有效教学之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综述。第二,在研究内容样本的选取上,在中国知网等权威搜索引擎中选用近十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样本研究,保证了研究样本的的权威性、典型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文旨在对国内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解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从特定视角对其反思与评价,提出中肯的建议,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预见性的前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现实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揭示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般规律,从而科学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作品摘要
-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9年间发表的134篇有关“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发文数量、作者类型、文献类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成果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于提升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水平,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都具有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研究视阈相对狭窄、研究方法多元化水平不高、科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未来对于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应该不断拓展研究视阈,倡导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或定量研究,以揭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般规律,从而科学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2010年7月 xx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第一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活动之“杏坛杯”学术作品竞赛 二等奖 2.2010年11月 全国课程论第七次研讨会 参会论文集收录 3.2011年第一期 《基础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发表 国内刊号:CN31-1914/G4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 周新亮.构建有效课堂提问——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2):64. [4] 刘晶.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20. [5]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45. [6] 廖洪忠.浅谈课堂的有效提问[J].科教文汇,2006(2):95. [7]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35. [8] 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69-72. [9] 王立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7-8. [10]黄小安.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36.
调查方式
- 本研究主要采用收集文献的方式展开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有效课堂提问”作为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刚刚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同时受到一线教师及有关学者的重视。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在该领域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一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与不足。但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引擎只搜索到1篇关于对“有效课堂提问”近十年来研究成果的文献述评。(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35.) 该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1998-2008年间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主要对近十年有效课堂提问概念的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的评价标准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状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该领域近十年取得的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由于“有效教学”下的分支研究方向即——“有效课堂提问“对我国教育学研究而言是较为新生的研究课题,上述文献述评对于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做出初步的总结和概括。主要从研究内容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该领域后继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该文由于采用单一的定性思辨研究的方法,对于“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领域近十年的发文数量、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文献类型等角度没有进行相关分析,这对于全面梳理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来说是不全面的,对于深刻分析和揭示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对未来研究的预测而言,都是有所欠缺的。 因此,本申报研究论文在吸取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全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对“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领域近十年的文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方法来全面把握和分析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对文献综述的研究模式,增强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便更好地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描绘蓝图和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