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小秸秆大问题:农村秸秆处理情况调查--基于江苏省2市6区(县)10镇43村1027个对象的调研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我国将近45%的国土都是农村,我们在关注农作物是否丰收、绿色、生态的同时,清理战场亦不容忽视。秸秆焚烧百弊无利,一烧了之为何却总是屡禁不止?本作品通过对江苏省1027个对象的调研访谈,挖掘政府与农民秸秆处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原因,综合各阶层的建议,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突破国内秸秆处理大多只关注技术和设备的局限,着重讨论社会管理方面的缺陷,并以“合作治理”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三步走”的政府管理模式。
- 详细介绍:
- 在我国有将近45%的土地都是农村。国家连续七年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的问题,在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 农业是个一条龙的进程,不仅有播种,耕作,收获,秸秆的处理更是个绕不过去,我们在关注农作物是否丰收,绿色,生态的同时,怎么可以忽视生产过后清理战场的问题呢? 农作...(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近些年来,每到夏收秋收时节,秸秆焚烧总是不期而至。目前,秸秆的不当处理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作品通过调研农村秸秆处理的现状,挖掘政府与农民在秸秆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数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综合社会各阶层的建议,并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着重讨论社会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并以“合作治理”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三步走”的政府管理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首先,在目标区进行预调研,选择最优样本区进行针对性调研,根据不同受众采用相应的调研方式。其次,用数理方法还原数据,获得第一手资料。后续分析寻找其中的显隐性联系,挖掘秸秆处理的困境及原因。第三,目前我国关于秸秆处理的管理很不完善,国内秸秆处理建议大多关注技术改进和设备开发。综上,本项目从管理角度切入,更有助突破现有的技术与设备瓶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管理方法入手也更易产生现实效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环境角度看,项目旨在促进秸秆禁烧,优化生活环境,促进科学发展。经济角度看,项目希望更好地利用秸秆的生物质能,提高其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管理角度看,项目为社会管理提供思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此外,项目还有利于提高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主人公意识。 综上,项目立足实证调研,关注数据分析,着重解决秸秆问题的社会管理困境,不仅有利于解决秸秆的禁烧和利用问题,也为社会管理提供新模式、新思路。
作品摘要
- 当前我国农村秸秆处理现状不容乐观。在普通农户看来,解决秸秆问题方便可行最重要,而种田大户虽然有更多的动力合理解决秸秆问题,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在秸秆处理方面主要通过分层负责,宣传引导和引进秸秆加工企业三种方式,而这三种方式分别存在虚假汇报,夸大事实和缺少资金的弊端,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的政策在订立和执行上的断裂。这种断裂使农民缺乏利益的驱动,造成农民积极...(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校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 校2010年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校级优秀项目
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 2.《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 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 4.《基于秸秆焚烧问题的农民、企业、政府行为分析与优化》王典典,农村经济,2010/11 5.《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分析》,芮雯奕,态环境学报 2009/0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本项目通过走访农村和各级政府机关,根据不同的受众区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现场采访,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式访谈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获得照片、统计报表、影视录音等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目前研究秸秆处理问题的项目绝大多数是从技术层面上探讨这一问题。有的在传统上将秸秆作为饲料的处理方法,如高永革主编的《秸秆饲料开发技术》;有将秸秆作为新能源处理的技术,如孙君社、苏东海、刘莉发表的《秸秆生产乙醇预处理关键技术》;还有利用秸秆合成有机产品,如常春发表的《小麦秸秆制备乙酰丙酸的动力学研究》。这些技术往往集中在化学等理科领域,可以说在社会管理领域内的系统研究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