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疆农牧地区金融生态实证分析与优化路径探析——以北疆阿勒泰地区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本文采用案例实证分析、实地访谈、数据回归等多样化论证手段,以北疆阿勒泰地区金融生态变迁为研究主线,深刻解析了金融生态相关衡量指标,并作相应的回归模型。通过实地走访,寻出阿勒泰农牧地区金融供给、需求、金融环境等金融生态根本性问题。在借鉴美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和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基础上,以新疆大开发农业援疆项目为着力点,提出如建立保险与农贷相结合的新型贷款模式等优化新疆农牧地区金融生态的路径。
- 详细介绍: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生态作为金融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和农牧地区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牧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但新疆的发展现状表明,资金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农牧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新疆农牧地区的金融生态与农牧地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制约农民地区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金融机构内在盈利能力不足、管理上缺位越位、涉农有效金融产品匮乏、政策金融政府“埋单...(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以北疆阿勒泰为调研样本,针对调研中农牧经济和金融生态发展的突出问题,旨在提出新疆农牧金融生态优化路径,希望能以点带面,为西北农牧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建设性参考价值。基本思路:采用实地访谈等多样化论证手段,以北疆阿勒泰金融生态变迁为研究主线,深刻解析金融生态相关衡量指标,作相关回归模型。借鉴美国和孟加拉农村金融生态,以新疆大开发农业援疆项目为着力点,提出优化新疆农牧金融生态路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通过问卷调查、农户访谈、两年跟踪研究,运用金融生态评价指标、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数据真实可靠,推理客观到位。先进性: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金融生态评价指标、回归模型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其因果关系。独特之处:构建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回归模型,以实地调研获可靠数据;两大创新点:提出建立保险与农贷相结合的新型放贷模式,创建农牧经济与金融机构的利益联动和“互哺”机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是一个可以运用于实践的课题作品,本作品中的研究结果和对策建议可以运用于实践,其操作性比较强,而且金融机构和农牧民都可以从中受益。 2.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目前新疆较为落后的农牧地区,本作品中的对策可操作性强,实践性较大,特别是在国家援疆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农牧地区金融生态运行机制的研究将具有更深层次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新疆农牧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资金缺乏业已成为“瓶颈”,金融生态与农牧地区经济发展失调,成为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主要制约。本文以北疆阿勒泰地区为调研样本,通过对其农牧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互动的实证分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旨在提出新疆农牧地区金融生态的优化路径。首先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农牧地区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如下:外在经济发展缓慢、金融机构内在盈利能力不足、涉农有效金融产...(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获自治区级奖以及本校科研课题优秀奖
参考文献
- 1.艾明路,《小额贷款与缓解贫困》[M],北京:科学经济出版社,2000.01 2.刘文璞,《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小额信贷十年》,2005.08 3.许仲举,《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J],《商业时代》,2009.11 4.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5.顾天佑,《浅析我国金融改革最重...(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自发组织和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学者研究概述徐诺金(2005)在这一研究领域是领军人物,他深刻剖析了自然生态与金融生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对比解析了自然 生态与金融生态的联系及区别,从多个角度评估了当前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提出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的路径选择。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方面,林永军(2005)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存在系统缺陷,表现在金融生态主体发育不完善、各子系统发展严重失衡、金融生态圈对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