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石斛为菌根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所有石斛属植物均与内生真菌共生形成菌根结构,菌根真菌在植物整个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各地野生石斛菌根真菌资源总体情况不明,菌根真菌应用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因此,本课题拟建立我国石斛菌根真菌资源库并研究真菌在石斛栽培中的应用,为今后真菌源药物的开发,及揭示真菌-石斛互作机理奠定研究基础。
详细介绍:
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既是观赏植物,又是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自然条件下所有石斛属植物均与内生真菌共生而形成菌根结构,菌根真菌在石斛属植物整个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添加有益真菌以提高石斛幼苗移栽成活率是石斛菌根真菌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有益真菌的获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针对...(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对采集自浙江、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的野生石斛进行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建立系统完整的菌根真菌资源库。并从中选取有益真菌石斛小菇和丝核菌,与金钗石斛建立共生体系。研究真菌对石斛幼苗移栽成活、植株生长和药效成分积累的促进作用。并制备菌剂,用于大规模生产试验,以实现石斛菌根真菌研究向生产实践的真正转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较为系统完整的建立了我国石斛菌根真菌资源库,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准备了大量素材。同时,本作品围绕绿色农业的理念,以环境中分离获得的友好型真菌为材料,达到对石斛幼苗移栽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在大规模生产试验中实现了移栽苗成活率5.96%的提升。首次完成石斛菌根真菌研究成果在石斛生产上的真正应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开展了我国石斛菌根真菌资源的挖掘和在石斛中的应用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准备了大量素材,并首次实现石斛菌根真菌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技术,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必将十分可观。

学术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石斛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采自浙江、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46种野生石解植物中分离到的927株菌根真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鉴于大量菌根真菌不产孢而无法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定的现实,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菌落培养和显微观察特征,将菌株划分为35个形态型,从中选取348个代表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348株菌根真菌的ITS...(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1.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作品在“杭州网”和“搜狐滚动”上刊登与报道. 3.吴剑丙,朱江敏,白坚,张克铭,李玉婷,王慧中. 野生兰科植物菌根内生真菌分离及鉴定[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40-44. 4.朱江敏,赵英梅,白坚,李玉婷,张克铭,陈加伟,吴剑丙,王慧中.石斛共生真菌木霉菌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查看更多)

鉴定结果

同意申报

参考文献

1.曹斌,廖月葵,何开家,等. 广西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菌根的研究. 广西植物,2010,30(5):626-628. 2.金辉,忠祥,陈金花,等. 铁皮石斛组培苗与菌根真菌共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态学报,2009, 33(3):433-441. 3.杨友联,刘作易,朱国胜,等. 独蒜兰菌根真菌对环草石斛生长的影响. 种子,2008,27(1):34-37. 4.杨...(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兰科菌根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1)兰科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分类研究。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演化过程中与真菌共同进化的结果。Warcup发现7种白腐菌可促进蔓生兰种子萌发,包括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和两种层孔菌。国内的分离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多集中于具经济用途的药用类植物...(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