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致病作用与机理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作品通过毒力测定筛选高致病力菌株,用扫描电镜手段观测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生活史过程,研究其对褐飞虱的致病作用与机理,为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所获结果可应用稻区褐飞虱的生物防治,符合“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 详细介绍:
- 本作品用绿僵菌6个菌株和白僵菌6个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对褐飞虱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菌株(Mf82)分生孢子侵染褐飞虱的生活史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菌株Mf82对褐飞虱成虫有明显的致病效果,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致死中时(LT50)为4.65d;分生孢子多分布在褐飞虱节间膜、体表的褶皱凹陷等部位,主要以芽管或产生附着胞入侵,在体表长出菌丝后...(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利用6个绿僵菌菌株和6个白僵菌菌株对褐飞虱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具有高致病力的黄绿绿僵菌菌株(Mf82),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菌株(Mf82)的分生孢子在褐飞虱体表的附着部位、孢子萌发及侵入时间和侵入行为,研究其对褐飞虱的致病机理,为黄绿绿僵菌在防治褐飞虱的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研发新微生物农药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通过科学的毒力测定试验,得出的数据表明黄绿绿僵菌菌株Mf82对褐飞虱具有高致病力; 2.利用了先进的场扫描电镜观察了菌株Mf82侵染褐飞虱体表过程,得到许多直观而充满信息的图像; 3.首次发现黄绿绿僵菌能侵染褐飞虱卵巢内的卵块,并且侵染至褐飞虱体内的菌丝能继续生长产孢。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作品获得了对褐飞虱高致病力的黄绿绿僵菌菌株(Mf82)并掌握了该菌株在褐飞虱体表侵染过程,为进一步提高黄绿绿僵菌防治褐飞虱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防治褐飞虱生防制剂提供了重要生物材料,提高了该种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 用绿僵菌6个菌株和白僵菌6个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对褐飞虱Nilaparuata lugens Stål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 var.minus Gams et Rozsypal菌株分生孢子侵染褐飞虱的生活史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成虫有明显的致病效果,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致死中时(...(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拟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鉴定结果
- 1.获得了对褐飞虱具有高致病力的黄绿绿僵菌株(Mf82); 2.掌握了菌株Mf82侵染褐飞虱体表的致病机理; 3.发现菌株Mf82能侵染褐飞虱卵巢内的卵块,菌丝虽被体液包裹但依然能继续生长产孢。
参考文献
- [1]Liu S,Lin HF,Li MY,2010. Pathogenicity of a Metarhzium anisopliae Isolate against the Nymphs of Brown Planthopper. Agrochemicals, v.49(07):527-529. [刘苏, 林华峰, 李茂业等, 2010,金龟子绿僵菌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褐飞虱Nilaparuata lugens Stål是一种嗜食水稻,食性单一的害虫。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有繁殖快、迁飞性和抗药性强等特点,大发生时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随着褐飞虱危害的加重,人们也在不断地加强对褐飞虱的研究。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因而急需寻求与环境相和谐的褐飞虱天敌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