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研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本作品在赤泥最高用量50%,赤泥、粉煤灰总废弃物用量高达90%时,制出了高性能玻璃陶瓷。本作品采用一次成型技术,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其抗折强度高于100MPa、莫氏硬度7-8、化学稳定性UA+级、热稳定性优异、样品基本不吸水,我们作品的性能全面超过现有玻璃陶瓷装饰面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产品:环保,成本低,能耗低,效益好,性能好。目前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推广。
详细介绍:
赤泥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极细颗粒强碱性固体废物,每生产1吨氧化铝,大约产生赤泥0.8-1.5吨。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09年生产氧化铝237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产生的赤泥近3000万吨。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高达2亿吨。赤泥大量堆存,既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赤泥的大量产生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研制
  • 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研制
  • 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研制
  • 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研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高达2亿吨。赤泥大量堆存,既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堆存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已迫在眉睫。 创新点: 1.将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的固体废弃物赤泥及粉煤灰变成了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高档建筑装饰材料。 2.工艺流程优化,采用一次成型避免了二次加工带来...(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目前,我国赤泥累积堆存量高达2亿吨。赤泥大量堆存,既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且这些应用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本科技创新作品在赤泥最高用量50%,赤泥、粉煤灰总废弃物用量高达90%时,制出了高性能玻璃陶瓷。本创新作品采用一次成型技术,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其抗折强度高于100MPa、莫氏硬度7-8、化学稳定性UA+...(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合作生产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样品、图片、实物等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技术特点及优势: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且这些应用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本作品在赤泥最高用量50%,赤泥、粉煤灰总废弃物用量高达90%时,制出了高性能玻璃陶瓷。 本创新样品硬度大,测试得莫氏硬度为7-8;抗折强度在100MPa以上,其平均值为123.17MPa;化学稳定性优异,达UA+级;热稳定性优异,热膨胀系数在20-30×10-7℃-1,不吸水,其...(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总的来看,玻璃陶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诞生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主要以研究具有高强度、低膨胀系数的玻璃陶瓷为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陶瓷;第二阶段:从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开发可切削玻璃陶瓷,如片状氟金云母型玻璃陶瓷,其具有与金属类似的可加工性、较高的强度...(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