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准医护人员AIDS相关恐惧、羞辱和职业暴露认知调研及干预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AIDS/HIV)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加。作为未来医疗工作主力军的准医护人员对待AIDS的态度及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到艾滋病防治效果及其自身的健康。本课题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了基线调查和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发放(扑克牌、餐巾纸、主编报刊等形式)的宣传资料、讲座、知识竞猜、与感染者联欢、交流会等。干预明显提高了认知,减少了恐惧和羞辱心理。
- 详细介绍:
- 一、本作品的课题资助来源:本课题是在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新项目《减少高年级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研究》和2009年我院大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课题《关于某高校准医务人员对AIDS的歧视、羞辱和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现况研究及干预探讨》的资助下完成。 二、本课题研究的产出: 1、本研究结果已写出3篇相关论文,其中在国家级期刊上公开发表2篇,待发表1篇。 2、开发艾滋病防治相关宣传资料5种:宣传用扑克牌、宣传用餐巾纸、宣传用书签、宣传用画册、主编《**学院红丝带报》。 三、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与艾滋病相关的耻辱与歧视是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程。有研究表明羞辱和歧视最严重的地方是医务人员。准医务人员作为未来医疗工作的主力军,其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艾滋病的防治效果及其自身的健康。我校拥有约4000名医学生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所以很有必要对其中的准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的调查,并对他们存在的歧视和羞辱态度进行干预探讨,使他们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羞辱。同时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学院毕业的很大一部分医学毕业生会进入到基层医院工作,由于基层医院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卫生资源有限,病人的文化程度和对AIDS的认知水平也相对较低,医务人员存在AIDS隐形接触机会,可能会增大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为此,我们对本学院准医务人员进行此次课题研究。本课题通过对他们进行AIDS歧视与羞辱及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的现况调查,发现他们对艾滋病的歧视和羞辱程度,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一些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使他们能够对AIDS正确认识,降低对AIDS的恐惧感,减少对AIDS的歧视与羞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一)项目准备工作 1、确定了各类名词的定义与界定如:歧视与羞辱、职业暴露、准医务人员、艾滋病人/感染者等; 2、设计了调查问卷(见附件); 3、设计和制作了专门的艾滋病宣传材料(见附件):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宣传手册、职业暴露预防手册,艾滋病防治宣传用扑克牌、纸巾、小读本、书签、海报、宣传单,主编了《湘南红丝带报》。 4、与学院各部门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调; 5、调查人员及干预人员培训。 (二)研究对象及设计类型: 本课题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社区干预试验。 研究的主要目标人群:某学院的准医务人员包括下学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各医学专业1042个人。通过预调查和查阅文献,运用公式:400×Q/P得出样本量N,并将N扩大10%。求得N=296。按比例分层抽样:临本104,临专升本78,护本48,护专20,检验20,影像16,预防12,共干预298人。 抽样方法:从各个系部得出每个目标班级的人数,然后以班级为层进行分层抽样,按最优比从目标班级中抽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先从人数(设人数为A)最少的目标班级开始抽样,依据目标班级学生学号制作A个签(1、2、3、4、5……A),从中抽取相应个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此类推。)。 分组:按照研究对象的学号的奇偶将他们分为两个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干预组。通过发送邀请函(见附五)邀请研究对象参加我们的研究。为了避免组间的沾染现象,我们先对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再对干预组进行干预,问卷调查。采用自填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填完当场收回问卷。 (三)干预措施:多阶段联合干预 1、由专家教授进行历时90分钟的培训,主讲“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使其减少对AIDS的歧视与羞辱、什么是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如何预防将来工作当中的职业暴露问题”。 2、由小组成员进行历时30分钟的同伴宣教:介绍AIDS/HIV的一般知识,包括现状和传播途径及传播方式(对于AIDS的病原学、治疗和预防他们都在临床专业课程中学习过,所以在研究中不在进行研究)。 3、制作专门的宣教材料发放: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宣传手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扑克牌、纸巾、小读本、海报、宣传单;主编了《**学院红丝带报》对其进行干预。 4、培训部分小组成员和研究对象与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开展关怀联谊活动和一对一访谈,然后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和访谈。 (四)题资料录入及统计分析: 收集问卷资料,数据统一用EpiData302_CDC录入,每一份问卷进行两次输机逻辑检错,统一用SPSS13.0统计软件打包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用卡方检验对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比较。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质量的控制(控制偏倚): 1、对课题小组成员统一进行培训,多查阅相关文献,要求要有统一的态度和调查标准; 2、小组成员监督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完问卷,不应随意交流,检查问卷填写情况,有空白或遗漏的问卷进行劝导,使其填完,提高问卷填写质量; 3、为了提高对象的依从性和参与率,要加强与各相关系部领导和各班班干部的沟通;通过发送邀请函请求参与; 4、为了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将样本量扩大百分之十; 5、将没有到的名单及时统一登记,如果每组缺到人数大于等于N×5%,将组织该部分人群进行研究,如果每组缺到人数小于N×5%,将此部分人群纳入剔除标准。 6、问卷设计要有相关依据和可行性,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7、建立核查•整理•录入•分析数据的统一标准,提高资料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五、结果(所有的表格见附件相关表格) 1、基本情况 调查的343名准医护人员中, 男性120人,占35.0% ; 女性223 人, 占65.0% 。农村户籍142人, 占41.4%; 城市户籍201人, 占58.6 %。护理医学专业 114人,占 33.2%; 临床医学专业 229人, 占66.8% 。平均年龄(20.90±1.19)岁。 2、见习和试验中皮肤损伤情况 有46.9%的同学自我报告曾经被医疗器械、器皿刺破过皮肤;其中男生占40.4 %,女生占59.6%;临床医学专业为 75.2%,护理占学专业为24.8 %。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87,p<0.05);不同专业之间进行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值=9.63,p =0.002<0.01)。 3 AIDS相关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AIDS相关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 58.0%认为接诊HIV阳性病人的医务人员有HIV职业暴露的可能,仅24.5%被调查知道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3.2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情况 除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的知晓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外,其他知识点女生知晓率普遍比男生高,见表1。对9道知识题总知晓率为=2238人题/ 343人×9题=72.5%,女生总知晓率(73.2%)与男生总知晓率(71.0%)无显著性差异(χ2=1.74,P>0.05)。 3.3影响因素分析 对4个知识点的回答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的知晓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外,其余3个知识点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结果。 3.4专业影响 对各条目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暴露后不一定会感染艾滋病”、“接诊HIV阳性病人的医务人员有HIV职业暴露的可能”回答正确率高于护理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其它条目两专业学生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3.5层次影响 对各条目分层次进行比较,专升本层次学生在“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后不一定会感染艾滋病”“ 接诊HIV阳性病人的医务人员有HIV职业暴露的可能” 三个条目的正确回答高于本科、专科层次学生(见表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与专升本层次学生对AIDS相关职业暴露的各条目回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学专业,本科与专科层次,对“接触所有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品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职业暴露后不一定会感染艾滋病”、“是否知道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三个条目回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本科生比专科生对AIDS职业暴露的认知程度要高(见表4)。值得一提的是,在52名护理专科生中仅4名同学知道暴露后处理流程。 4 对与艾滋病日常接触的恐惧心理 通过9道题询问如果发生日常接触行为是否害怕来评估惧怕日常接触传染艾滋病的心理。回答害怕记1分,回答不害怕记0分,9种情况回答的平均分为4.83±2.66,对每项假设情况均不害怕者仅22人(6.4%),女生(5.22±2.54)害怕心理明显大于男生(4.10±2.74)的恐惧心理(两样本t检验,t=3.77,P<0.00)。具体各项惧怕心理情况见表5。 5 对艾滋病感染者行为的贬低感及相关羞辱感 被调查的准医护人员中73.2%(251人)认为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生活混乱滥交,35.9%(123人)的认为艾滋病是对其不道德行为的惩罚,27.4%(94人)感染艾滋病是上天对他(或她)的惩罚,在假设的状况下,调查对象中74.1%(254人)会因为自己、家人或别人感染HIV而感到羞辱。男女生之羞辱感无明显差异(χ2检验,P>0.05),见表6。 6、 准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的歧视现象 尽管96.2%( 330人)认为感染者应该与其他类型的病人享受同等的医疗服务权利,但回答“是否愿意为感染者割伤的手进行包扎与处理”时,仅35.6%的(122人)表示愿意,其余60.3%表示看情况再作决定是否会帮HIV感染者看病,甚至有4.1%的回答要借故离开;83.4%(286人)认为AIDS/HIV只能到传染病院就医;6.9%(58人)不愿意为HIV阳性患者做任何体格检查;22.2%(76人)表示会将病人感染HIV的情况告诉与治疗无关的其它科室同事;60.1%(206人)表示在接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时紧张与恐惧;有23.6%的81人认为不应向感染者/病人提供就业机会。 7、干预效果: 以护理为例干预效果评价(其他专业干预后问卷有少部分遗失了,未加统计) 7.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女生114人(100%);年龄在20~25岁之间,平均年龄(20.90±1.19)岁;农村户籍的50(43.9%),城市户籍的64(56.1%), 7.2 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情况 护理专业学生对9道知识题总知晓率为=656人题/ 114人×9题[2],宣传前为63.9%,宣传后总知晓率为92.9%。宣传后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宣传前(见表7)。 7.3 对与艾滋病日常接触的害怕心理 宣传前66.7%(76人)表示在接诊AIDS/HIV时会紧张与恐惧,明显高于宣传后36.0%(χ2检验,P<0.05)。通过9道题询问如果发生日常接触行为是否害怕以进一步评估护理人员的恐惧心理,宣传后每种情况下恐惧心理均明显减轻,见表8。 7.4 对艾滋病病人服务意愿 尽管100%( 114人)认为感染者应该与其他类型的病人享受同等的医疗服务权利,但在具体问题上如“是否愿意为感染者割伤的手进行包扎与处理”、“认为AIDS/HIV只能到传染病院就医”、“是否愿意为AIDS/HIV做任何体格检查”等问题时有很多人回答不愿意;宣传后愿意率明显提高,见表9。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了解高校准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艾滋病恐惧和羞辱的心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开发相关的宣传作品,并探讨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基本思路:确定研究目的→成立研究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经验→设计课题方案→课题小组成员培训→设计调查问卷、开发宣传资料→基线调查→实施干预手段(讲座、发放新开发的宣传资料、与感染者联欢、经验交流会等)→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并发表论文→评估课题实施的效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依据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理论、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艾滋病防治重要性,严格遵循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方法设计方案与问卷,开发宣传资料。先进性:首次对高校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恐惧心理与羞辱感调研;顺应当前形势提高“艾滋病相关的职业暴露”认知;开发相关宣传资料。独特之处:首次对高校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的恐惧心理与羞辱感进行调研;在准医务人员中做职业暴露宣教,起到双向作用;开发了相关宣传资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提高了高年级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正确态度,对病人负责,对自身健康问题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2、为其他研究提供了艾滋病相关恐惧心理及羞辱感研究的问卷表; 3、为艾滋病相关的职业暴露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提供了宣传资料。
学术论文摘要
- 【论文一】[目的]了解高年级医学生对AIDS职业暴露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某学院2010年实习的临床和护理专业的1051名高年级医学生,按比例分层随机抽取3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8.0%认为接诊HIV阳性病人的医务人员有HIV职业暴露的可能,46.9%的同学自我报告在见习和试验中曾经被医疗器械、器皿刺破过皮肤。[结论]高年级医学生AIDS职业暴露防范意识不强,相关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不高,很有必要在学校期间对他们进行AIDS职业暴露防护教育。 【论文二】[目的]了解准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的认知与对艾滋病的惧怕心理,以及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现象,为在准医护人员中开展进一步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2月随机抽取某学院即将进入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343人,对这些准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9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2.5%。[结论] 准医护人员对日常接触传染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感较严重。
获奖情况
- 1、在CSCD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贺莉萍,陈运平,李先知,刘勋,黄晓,周勇,李军,. 准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认知及羞辱与歧视[J]. 中国公共卫生,2010,(6). 2、在CSCD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陈运平,李先知,刘勋,蒋稳,黄瑾景,贺莉萍,黄晓,. 高年级医学生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 3、2011年第九届大学生"挑战杯"湖南省赛荣获一等奖.
鉴定结果
- 本作品由本学院评审,评审结果是“有实用价值,有较强的创新性”,获学院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送报湖南省获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参考文献
- 现有技术: 1、文献检索技术 2、医学科研设计技术 3、正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技术 4、正确的医学统计学方法与技术 5、文献的检索目录: [1] Varas-Diaz N, Serrano-Garcia I, Toro-Alfonso J. AIDS-related stigma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uerto Ricans living with HIV/AID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5, 15(2): 169-187 [2] Anne Stangl, Laura Nybade. Reducing HIV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a critical part of national AIDS programmes [M]. Unaids. December,2007. [3] VS Mahendra, L Gilborn, S Bharat, et al.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AIDS-related stigma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spects of HIV/AIDS. 2007; 4(2): 616-625 [4] 田丽春, 张开宁, 胡世云. 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接受态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8): 999-1000. [5] Usaid.Working report measuring HIV stigma:results of a field test in Tanzania.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C.June,2005. [6] 贺莉萍,黄晓,李军等.2008年湖南省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及日常接触惧怕和羞辱感调查.预防医学论坛. 2009; 15(11): 1041-1043. [7]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有研究证明:与艾滋病相关的耻辱与歧视是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减少乃至消除羞辱与歧视已成为控制 HIV 感染和 AIDS流行的核心问题,医疗卫生或卫生保健环境是最突出的艾滋病歧视与羞辱的社会场域。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不仅会对求医的艾滋病人/艾滋病感染者(AIDS/HIV)生理、心理产生严重后果,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作用。 近年来,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接触AIDS患者的机会随之增加,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日趋严重。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认识艾滋病歧视与羞辱已迫在眉睫。在校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肩负起社会付予的责任。 目前艾滋病的歧视与羞辱国外研究较国内重视,而国内还处于理论研究摸索探讨的初级阶段,对象局限于医务人员,对高校医学生开展类似研究,很少涉及。目前国内没有艾滋病相关羞辱测量表,本研究参照了国外相关文献,设计了艾滋病羞辱相关定性调查问卷表。 而艾滋病职业暴露大多数集中研究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未见干预及其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本作品中开发了相关的宣传资料,探讨了一系列的干预手段,并初步评价了短期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