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玉米深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然而近年来产业遇到了高污染、高能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作品对国内不同地域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循环经济实施状况进行对比,吸纳优秀经验,总结提炼出玉米深加工产业“5P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深加工与养殖业、化工业、特种养殖结合的循环发展试点方案。
详细介绍: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在我国的粮食商品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3000多种,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已逐渐形成了玉米经济系统的“黄金产业”。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解决玉米深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玉米深加工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然而近年来产业遇到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发展不平衡等众多问题。结合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全产业链优化,提出产业群循环发展的试点方案,是本文研究目的。 基本思路:团队经深入调研,依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产业现存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优化全产业链,提出“5P循环经济模式”,并根据不同试点地域的特点探寻产业集群循环发展的新方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内容的现实性: “十二五”规划、“国十六条”等文件中都强调了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内容。 (2)研究内容的科学性:采用SWOT、AHP等分析方法、设定模型等等,采用多次实地调研、文献研究、问卷分析、深度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资料独创、数据真实可靠。 (3)研究内容以及视角的独特之处:立足玉米深加工业全产业链,结合实际提出 “5P”循环经济模式,提出玉米深加工企业与不同行业循环发展试点方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全产业链从玉米种植、产品的初级利用、物流过程、企业生产和产业延伸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优化,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和企业实际运作提出了玉米深加工“5P循环经济模式”,引导玉米深加工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天津市静海县分别作产业群循环发展试点探究,对于产业群的循环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业链长、产值大,综合利用价值极高,已从单纯的粮食作物向饲料和深加工原料发展。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行业内逐渐出现深加工产业链偏短、产业高能耗、高污染、原料玉米供需偏紧等诸多问题,这与低碳时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在要求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团队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区位特点并进行分类...(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6月 在中国社科院主办杂志《中国城市经济》发表论文《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发展的新思路》; 2011年5月 获得“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2011年4月 安徽省粮食局对作品出具了书面鉴定; 2011年3月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粮食局对作品的推广意义出具了鉴定说明; 2011年4月 中粮集团丰原格拉特(比利时)乳酸厂以及蚌埠市粮食局对作品出具了书面鉴定。

参考文献

[1] 王莉,胡胜德.美国玉米深加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A].经济纵横,2009(3). [2] 魏斌.2009/10年度我国玉米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J].农业展望,2010(3). [3] 贺燕丽.实现玉米深加工业的健康发展[M].政策解读,2008(2) [4] 尤新.玉米深加工主要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针[J].粮食加工,2009 (4). [5] 尤新.玉米...(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资料来源: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等。 实践形式:自发组织、亲临实践、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会议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现有关于玉米深加工的研究,从内容上来看多注重加工工艺和特定以玉米为原料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创新,其中加工工艺研究主要包括废水处理、湿法磨浆工艺、干法磨粉工艺等,如《玉米深加工新工艺》(《农村新技术》2008/18);玉米深加工产品研究包括燃料乙醇、氨基酸、生料酿酒、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玉米营养面等,此类作品主要代表有《玉米蛋白的深加工及应用》(《新疆农业科技》2004/03)...(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