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文经对14科鞘翅目代表种的防御腺解剖、染色制片、特征记述和比较分析,基于防御腺形状、长度、皱褶等性状比较研究,规范描述了各科的形态,绘制了各种的特征图,编制了科级阶元分类检索表,并以其利用系统分类学软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得出鞘翅目防御腺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是区别科级阶元、检验分类体系和分析推断类群进化的有用特征,可用于鞘翅目昆虫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的确定。
详细介绍:
利用防御腺释放化学物质以御敌、护窝和引起同种集结是鞘翅目(简称甲虫)昆虫特有的自卫习性。防御腺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复杂进化过程,具有共同起源性质和阶段分化特点,可用于推断不同甲虫类群的一般进化关系。同时,不同甲虫科间的防御腺形态差异很大,又表现出多态性。本文利用生物进化分类的原理及方法,选取14科57属125种甲虫,经解剖、染色、镜检等程序,对防御...(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 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许多鞘翅目昆虫利用化学毒液防御敌人和保护种群。该毒液由防御腺产生,防御腺体在不同甲虫类群中形态变化迥然不同,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成为区分类群的重要特征。 本研究的材料均来自于我国,经解剖、描记和比较形态学研究,证实鞘翅目昆虫的防御腺体在不同科间,其形态差异十分明显,界限清楚,可用于推断鞘翅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对鞘翅目14个科级阶元的防御腺进行解剖和比较形态研究,总结出其形态变化的初步规律,并用于区别甲虫类群和揭示及其类系发生。 先进性:防御腺在区分昆虫类群和推断其系统发育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国内外研究十分薄弱。本研究旨在通过努力,补充该领域研究的不足。 独特之处:本项目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基于鞘翅目防御腺表征探讨其科级阶元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通过解剖和比较研究防御腺的形态特征,找到了用于区别鞘翅目科级类群的有用特征和稳定特征,为该类昆虫的分类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实意义:在一个分类尺度上的特征比较研究,真实地反映了鞘翅目昆虫相关类群防御腺的性状衍变规律,为深入探讨该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提供了有力证据。

学术论文摘要

利用防御腺释放化学物质以御敌、护窝和引起同种集结是鞘翅目(简称甲虫)昆虫特有的自卫习性。防御腺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复杂进化过程,具有共同起源性质和阶段分化特点。同时,不同甲虫科间的防御腺形态差异很大,又表现出多态性。本文利用生物进化分类的原理及方法,选取14科57属125种甲虫,经解剖、染色、镜检等程序,对防御腺表型特征进行了规范描述,绘制了各种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已整理一篇论文投刊并在审理之中。 题目:甲虫防御腺的同源性及多态性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郭志峰, 任国栋, 安秋荣. 齿琵甲防御腺分泌物的分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0(增刊): 122-124. [2] 滑会然, 任国栋. 12种大粉甲属 Promethis昆虫防御腺特征及其进化关系. 昆虫分类与多样性.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 199-204. [3] 李伟, 任国栋, 柳峰松. 弯齿琵甲防御腺分泌物的化学成分测...(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自从Gilson(1889)首次报道了Blaps mortisaga 体内具有能释放臭味的腺体以来,至今全球对鞘翅目昆虫防御腺的散见于一些论文和专著中,缺少完整系统的研究。这些工作中尤以Tschinkel et al.(1978-1982)对北美178属247种拟步甲防御腺特征的研究比较完整,其他鞘翅目类群极少涉及。 我国对鞘翅目防御腺表征的研究十分薄弱。到目前为止,国内...(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