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其应对--基于民族地区Y县的实证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作品立足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诱因及其应对机制的探讨,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民族地区Y县,对其群体性事件发生概况及应对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作品从诱发当地群体性事件的政治、社会、经济原入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提出了更新观念形态、构建群体性事件应对的三级联动体制、完善社会“安全阀”机制、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实现群体性事件的“软处理”等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民族地区具有民族成分复杂、文化价值多元、资源相对匮乏等社会特征,因而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也更为复杂多元,其破坏程度也更大。 作品立足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诱因及其应对机制的探讨,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其所选取得Y县具有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历史沉积的反复性、经济资源的拮据性、人口素质的贫困性这五大社会特征。因此,样本地区的选取既具代表性又具普遍性,这也保证了文章结论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文章在把握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同时,以民族地区Y县为例,总结了Y县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表现形式、类型分布三方面的特点。在全面审视Y县群体性事件发生概况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行为后果、群体性事件预防体系架构、社会“安全阀”网络构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政府的政策性预防行为失范”、“公共财政入不敷出,利益分配不均衡”;“政府各部门面对相关问题的推诿与扯皮”、“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不健全”;“宗教内部价值观的差异”、“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群众存在文化素质贫困,非理性诉求表达现象凸显”等问题的存在是诱发当地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在找准症结之后,文章对症下药,以小见大。提出了“树立服务理念,提升政府公信力”、“正视群体性事件的正面效应,变消极应对为积极预防”、“消除非理性妥协行为,避免事件处理的短线效应”、“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实现群体性事件的‘软处理’”;“明确职责分配,完善责任机制”、“强化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升事件处置的有序性”;“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释放社会诉求压力”、“构建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测不稳定因素”等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作品图片

  •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其应对--基于民族地区Y县的实证研究
  •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其应对--基于民族地区Y县的实证研究
  •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其应对--基于民族地区Y县的实证研究
  • 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其应对--基于民族地区Y县的实证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在良好地把握民族地区社会特殊性的同时,以民族地区Y县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Y县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小见大,提出若干现实对策,以期能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的完善提供新思路。作品以“危机管理4R模型”为主体理论框架,沿着“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在全面把握Y县群体性事件发生概况的基础上,深析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与实地研究法相结合、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样本对象的选取既具代表性又具普遍性。文章抓住了Y县所具有的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历史沉积的反复性、经济资源的拮据性、人口素质的贫困性五大特征。其提出的“利用法规政策的‘宗教式’宣传方式”、“发挥非正式团体的参照性权威实现群体性事件的软处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提出的“更新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观念形态”、“构建群体性事件应对的三级联动体制”、“结合民族地区的优势,实现群体性事件的‘软处理’”、“完善社会安全阀机制”等对策建议,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作品以“危机管理”的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现场处置体系进行了构建,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品摘要

文章在把握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同时,以民族地区Y县为例,总结了Y县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表现形式、类型分布三方面的特点。在全面审视Y县群体性事件发生概况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行为后果、群体性事件预防体系架构、社会“安全阀”网络构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政府的政策性预防行为失范”、“公共财政入不敷出,利益分配不均衡”;“政府各部门面对相关问题的推诿与扯皮”、“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不健全”;“宗教内部价值观的差异”、“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群众存在文化素质贫困,非理性诉求表达现象凸显”等问题的存在是诱发当地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找准症结之后,文章对症下药,以小见大。提出了“树立服务理念,提升政府公信力”、“正视群体性事件的正面效应,变消极应对为积极预防”、“消除非理性妥协行为,避免事件处理的短线效应”、“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实现群体性事件的‘软处理’”;“明确职责分配,完善责任机制”、“强化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升事件处置的有序性”;“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释放社会诉求压力”、“构建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测不稳定因素”等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对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6月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3:231. 2、[美]L.科赛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95:34-41. 3、 周宝钢.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方略[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4、任卫民.新形势下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对策及措施[J].中国廉政研究,2010(5). 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邓崇惠.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措施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调查方式

在实地调查中采用了问卷发放、个案访谈、集体座谈、入户调查等方法。问卷分为政府卷和群众卷两种类型发放。政府卷采用了定比分层的抽样方法,群众卷采用了定点偶遇和滚雪球的抽样方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有关群体性事件原因机制的探讨 (一)国外研究情况 1、社会和心理诱因。斯梅尔塞德“价值累加理论”从社会学角度总结了导致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充要条件。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和社会学家勒朋以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造的模仿理论、社会学家勒朋创造的感染理论、紧急规范理论、匿名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以及控制转让理论都有效地解释了群体性事件的诱因。2、政治诱因。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论认为阶级关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微韦伯从权力冲突论的视角概括了社会冲突产生的三个条件;科塞的“安全阀’’论认为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与社会成员成为特权阶层成员的流动性有关。 (二)国内研究情况 1、社会诱因。国内学者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成员对国家权威的认同感下降,依赖性降低;二是社会管理组织性质与功能的变化;三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整合力的消弱。 2、政治诱因。第一,政策的不恰当调试性以及政策执行的偏差;第二,官员寻租行为增多;第三,官僚本位主义严重,工作方法失当;第四,民意表达渠道受阻;第五,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功能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3、经济诱因。一是收入差距与分配不公;二是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三是社会群体弱势化趋势显著;四是城乡二元化分割体系严重,农民隐形负担过重。 二、有关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探讨 (一)国外研究情况 西方国家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研究主要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来展开的。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还致力于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原则和现场应对流程的构建,注重对信息的公开以及与公众的互动反馈。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形成了伦敦、芝加哥、巴黎和法兰克四种可借鉴的应对模式。 (二)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对于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集中在全面构建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指导原则;优化公共部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为机制;群体性事件处置手段的创新化这三大领域。 三、不足之处 第一,忽略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一般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探讨,而专门对民族地区的研究寥寥无几。第二,实证研究不足。学者们对于群体性事件探讨往往是基于理论的指导以及个人感性认识和经验,缺少实地的深入调研。第三,放眼宏观,缺乏纵向研究。其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的贯彻实施往往是由国家最高权力为依托的,然而,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的权力基础,这就让一些对策束之高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