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农村,新组织,新经济——基于苏州吴中区2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74个农户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本项目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苏州吴中区作为出发点,探究土地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对三农的绩效问题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所涉及的四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产权结构。并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进行实证分析,另外,对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最终实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 详细介绍:
- 本项目立足三农问题,根据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土地细碎化经营、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总结出有意义的选题,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新农村发展中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克服了普通土地流转的弊端,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及初步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与高效化,解放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应,本项目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苏州吴中区作为出发点...(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切入点,并对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试图从苏州吴中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的背景、制度内涵、运行机制出发,找到现阶段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对三农发展带来的绩效以及在具体发展中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最终提出建议,促进当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方面:第一,对土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分析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等方面,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把分析对象定位于苏中吴中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且进行实地调研,完成了700多份问卷,结合理论研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结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苏州市吴中区作为我国第一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至今,带动了当地三农的发展,为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如产权结构不够明晰、治理结构混乱、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对合作社运营结构进行剖析,对合作社对农户带来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对已有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为苏州吴中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作品摘要
- 近几年,苏州土地发生一定规模的流转。到2009年底,苏州已累计建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95个,入股土地达到26.4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26.2%,并且数量逐渐增多。对于这种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产生的背景、运营方式、自身优点与缺点、成立以来对农户的绩效以及运行中应处理好的关系都值得我们去调查探讨。 本文立足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我们以苏州市吴中区为调...(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本项目已纳入××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城乡差距现状与缩小差距对策研究》子课题。 2、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证调查分析及法制完善考量》。 3、分报告《发达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户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吴中区21家合作社331个农户的调查》一文获得××××大学统筹城乡发展会议论文三等奖
参考文献
- [1] 徐旭初. 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5):43-55 [2] 张三峰,杨德才. 基于农民异质性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江苏泗阳县X镇为例[J]. 财贸研究, 2010(2):52-57 [3]蒋省三. 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 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关于合作社绩效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张三峰和杨德才(2010)认为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农民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异质性特点,通过分析江苏泗阳县X镇的案例,研究发现:将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土地分散经营对农业规模效益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使农民在互相信任的环境中通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