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离乡与还乡,封闭与开放,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碰撞、推拉与张力之中,农民工处于一个不断被排斥的过程,并不断走向边缘性的地位。本研究着眼于在危机语境的逻辑与情境之中,具有返乡打算和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是如何做出“去与留”抉择的。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农民工的内在抉择机制,并比较不同类型的农民工(传统代与新生代)危机应对与抉择机制的差异。
详细介绍:
农民工作为一种流动中的社会现象,其社会身份是一种双重的缺席:作为城市的圈外人和农村的失落者。同时,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苦力和农村变化的输血者,农民工又是城市与农村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危机语境框架下讨论在城乡推拉与张力之间不同代农民工的困境认知与应对方式。首先对危机语境的内涵与逻辑做出界定:它不仅是一个外在结构性、制度性的困境,必须结合农民工内在认知层面与具体实践情境进行考量。其次,使用推拉模型分析农民工的迁移流动,经济驱动力使他们来到城市,而当制度身份障碍、机会与技能断层、都市生活成本限制、污名与社会排斥将其推入困境之时,土地退路和乡土温情的吸力彰显出来。返乡之后却往往发现,见过世面的归人已经和曾经的乡村生活发生断裂——他们不仅是城市人眼里的外来者,也成为家乡人眼中的“异乡人”。这里我们将经济、制度危机纳入城市推力,文化、社会危机作为乡村吸力来分析,但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划分,因为任何吸力或斥力都是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最后,引入代际差异理论对农民工内部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离乡与还乡、城市与乡村、封闭与开放、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碰撞、推拉与张力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的“候鸟”群体普遍面临“去与留”的抉择困境。作为多元异质性群体,不同代农民工在危机语境的认知逻辑与困境应对方式上表现迥异,去留抉择机制也显著不同:城市文化的排斥与融入,身份认同方式的应然与实然,谋生技能的退避与进取,乡土作为归属还是退路,愿景的自我激励与期望传递,消费模式从生计型到享受型,抗争技术由被动性防卫型向主动抗争型转变等等差异和趋势,让我们洞察到新生代的主体性力量,这个发现可以为农民工群体内部结构变迁,以及对城乡关系、制度结构的调整趋势提供借鉴性意义。尝试提出根据新生代与传统代区别安置,向中小城市合理引流等政策建议。 文章创新之处在于,以危机语境在宏观结构与微观实践间搭建桥梁,关注外在危机在个体认知层面的投射;以“新生-传统代农民工困境应对与选择机制模型”,对危机语境下农民工去留抉择机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解释框架;对既有研究作出补充,为新生代成为农民工主体性趋势的研究抛砖引玉,为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建言献策。

作品图片

  •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 徘徊在城乡边缘的“候鸟”:危机语境下返乡农民工去留困境的解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09年金融危机揭开失业农民工返乡潮的序幕。本研究着眼于在危机语境的逻辑与情境之中,梳理农民工面临的歧视、隐痛以及制度性的缺失造成的困境,思考具有返乡打算和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是如何做出“去与留”抉择的、其内在抉择机制,以及比较不同类型的农民工(传统与新生代农民工)抉择机制的差异。基本思路是先论述危机语境,进而阐释农民工在迁入城市和迁回农村的过程中面临的抉择困境,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传统研究对农民工去留选择大多做出宏观制度性结构性的解释,或基于城市适应或社会认同的角度,并未超越现代性与城市化的宏大叙事,对抉择机制与动因缺乏系统解释。本文将已有研究的核心因子通过危机语境贯穿起来。研究发现新老代农民工在都市文化自信、乡土情结、人格特征、机会结构、身份认同、未来愿景、流动意愿等诸多方面与其父辈表现迥异,并以代际差异视角对候鸟群体无根、无序的生存危机与内在抉择的内部差异进行细致解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民工的返乡意愿关系着城乡统筹以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返乡劳动力不仅会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短缺,其回流模式对乡村发展也有深刻影响。深入了解农民工面临的危机语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城市生存环境。从农民工面临的危机语境入手,深入了解城市社会系统与农民工生存以及留居城市的关系,通过相应的保障政策,协调农民工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善并创造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作品摘要

农民工作为一种流动中的社会现象,其社会身份是一种双重的缺席:作为城市的圈外人和农村的失落者。同时,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苦力和农村变化的输血者,农民工又是城市与农村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农民工研究对农民工去留选择大多做出宏观制度性与结构性的解释,或基于城市适应或者社会认同的角度研究,并未超越现代性与城市化的宏大叙事,而对抉择机制与动因缺乏一种较为系统的解释。本研究着眼于在危机语境的逻辑与情境之中,具有返乡打算和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是如何做出“去与留”抉择的。同时希图较为系统地阐释农民工的内在抉择机制,以及比较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即传统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抉择机制的差异。在实地研究中发现:在离乡与还乡,封闭与开放,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碰撞、推拉与张力之中,新老代农民工在都市文化自信、乡土情结、人格特征、机会结构、身份认同、未来愿景、流动意愿、风险精神以及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与其父辈表现迥异,本文以代际差异视角对候鸟群体面临无根、无序的危机语境内在抉择的差异进行细致解读,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北京大学"挑战杯"特等奖。2011年,北京市团学联,首都“挑战杯”一等奖。

参考文献

调查方式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从09到11年暑假,走访北京、河北与昆明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从迁入-迁出地两个维度对18个农民工案例进行深度访谈,以避免传统研究的单向性。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一贯对农民工的研究成果中,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把自己看成“准城市人” ,在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方面有更强烈的要求;同时,他们对农业生产缺少专注,对农村和土地没有强烈的眷恋之情。从各个角度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以往研究基于现代性视角的研究,强调农民从传统向现代、从乡土向城市、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过程和变化以及由此所获得的现代性特征(李培林,1996;周晓虹,1998,江立华,2003)。从传统现代、乡土城市的二元模式出发,以具备现代性特征的城市居民为参照群体,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被看作理性调整、改变自己,并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向现代性和参照群体靠拢的过程 。另一种解释类型则基于对农民工个体生命历程与城市生活社会化的关注。将网络结构因素、关系霸权等社会网络理论的概念纳入对青年农民工重建生活世界和支持系统的过程。然而由于结构性与个体性因素的模糊界限与交互作用,使得这些解释较为零散,并趋向于将农民工千变万化的生活时间假设为一种理论上纯粹的应然与必然,而忽视了农民工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能动性与策略性,尤其对农民工面对危机语境的去留困境与不同抉择机制,更不具备解释力度。随着实践社会学对研究对象生命实践与经验事实本身的关注,学界对农民工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实证性与反思性(Burawoy,1998)的互动视角。符平 提出,青年农民工并未被社会性地整合进入他们身处的城市世界,并提出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生活实践的四个世界动态作用的模型图。多重冲突关系与限制因素与现代性特征的对抗,使得城市世界难以适应和融入,成为徘徊不定的候鸟群体。在既往研究中,在城市乡村的推拉与张力之间,“候鸟群体”自身的创造能力、反思性、互动性甚至是冲突性、反抗性的特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生存时代,政策话语,以及自身生命历史的不同,在危机语境中与其父辈不同决策机制的呈现,在理论上尚未得到一种成熟的解释。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