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区域一体化协定、异质跨国公司内生边界与产品生命短周期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讨论区域一体化协定下跨国公司的最优所有制结构和区位决策,并讨论由此引发的对产品生命短周期影响。
详细介绍:
本文在同一框架下讨论FDI和“外包”行为,结合不完全契约背景,兼顾投资创造与转移、贸易创造与转移,并在三国可变成本四种差异水平下,讨论异质跨国公司最优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其次,本文在区域经济背景下,结合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更为谨慎地逐步引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东国)对南国的直接投资行为,并借用Montout & Zitou...(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试图讨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背景的区域一体化协定对跨国公司所有制结构和区位决策的影响,文章采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讨论不同的固定、可变成本和契约成本下的最优选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用数理建模的方法,并且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讨论区域一体化协定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并且结合契约理论,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具有前沿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贸易与投资的谨慎现状,全球化与区域化战略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此课题,对正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始阶段的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强出口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品摘要

本文借鉴Antràs (2009) 和Maggie Chen (2009, EER) 的北国与东-南型自由贸易区模型,并以美国或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行为为引申。以Antràs(2004) 中的跨国公司决策框架为基础,讨论区域性贸易协定在不完全契约背景下,对异质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和生产模式决策的影响。本文则在此以上基础上引入“外包”行为,在同一框架下,结合不完全契约背景...(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东艳(2009),深度一体化、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J],经济学(季刊),Vol 8, No2,2009年01月; [2] 孙文莉、伍晓光、姜丽花(2010),汇率冲击、异质企业与跨国公司生产决策 [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3] Antràs, Pol (2005), Incomplete Contract and the Pro...(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无(论文类作品)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Billington (1999) 认为,市场规模、劳动成本、贸易和税收政策变量影响的是国家区位的选择,而人口密度、劳动成本和失业率影响的是地区区位的决策。Aitken and Harrison (1999) 和Smarzynska (2004) 这些公司比其他的国内可比较的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Neary (2002) 将影响跨国公司选择一体化市场为目标的不同动机区分为关税躲避动...(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