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贪污受贿人员心理蜕变过程的质性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贪污腐败防治是一个世界难题,近年来对于腐败的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政治界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贪污受贿者从“清廉”到“腐败”的蜕变过程,探索贪污受贿者心理蜕变的规律。研究中运用了Nvivo8.0质性分析研究工具,对105个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例的年龄、学历、职务或所属行业部门、家庭出身与童年经验、仕途、主观腐败原因、心理动机、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进行剖析。
详细介绍:
贪污腐败防治是一个世界难题,近年来对于腐败的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政治界等领域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个个“个案”进行“解构”,试图通过“深描”,进而“勾勒”贪污受贿者心理变化的轨迹模型、探索贪污受贿人员心理蜕变的规律,揭示这种心理变化过程的“关键期”和“关节点”。同时,在对百名个案具体而微的分析基础上形成量化数据,运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得出结论,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也大为提高,进而提升对实践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目的在于,利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与结论,着重从廉政教育的角度给出预防腐败的有效对策,为预防贪污腐败以及廉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廉政建设的实效性。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贪污受贿行为“26”、“39”和“59”等年龄现象不明显;贪污受贿者的学历普遍较高且大部分属于有权有势的职位;82.14%的腐败人员农村出身,50%以上的人员经历过一个贫寒的童年;60%以上人员仕途顺利;不同年龄段贪污受贿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攀比失衡”(12%)、“贪婪与诱惑”(30%)、“为利益关系人牟利”(39%)、“虚荣心”(7%)和“自傲”(19%)5类;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状态随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详见文章中的心理蜕变一般模式图)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在研究的最后,我们提出了5条有针对性的预防贪污腐败的措施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105名贪污受贿个案进行分析,揭示其腐败过程所呈现出来心理变化过程的典型特征,进而勾勒出腐败人员心理蜕变的模式图,为今后提高反腐倡廉教育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科学研究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范式创新。本研究突破了一般人文社会科学思辨研究范式,结合了个案研究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优势,整个研究过程符合实证研究规范,得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研究手段先进。本研究为国内较早采用Nvivo8.0质性分析技术支撑案例研究中出现的海量信息筛选与分析。该研究技术在国内还处在刚刚引进介绍阶段。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研究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蜕变过程,探索腐败心理变化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可以为预防贪污受贿犯罪以及廉政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策略指导,有助于提高廉政教育与廉政建设的实效性。

作品摘要

贪污腐败防治是一个世界难题。近年来对于腐败的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政治界等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和揭示贪污受贿人员从“清廉”到“腐败”的蜕变过程,探索贪污受贿者心理蜕变的规律。研究中运用Nvivo8.0质性分析研究技术,对105个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例的年龄、学历、职务或所属行业部门、家庭出身与童年经验、仕途、主观腐败原因、心理动机、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贪污受贿行为“26”、“39”和“59”等年龄现象不明显;贪污受贿者的学历普遍较高且大部分属于有权有势的职位;82.14%的腐败人员农村出身,50%以上的人员经历过一个贫寒的童年;60%以上人员仕途顺利;不同年龄段贪污受贿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攀比失衡”(12%)、“贪婪与诱惑”(30%)、“为利益关系人牟利”(39%)、“虚荣心”(7%)和“自傲”(19%)5类;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状态随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详见文章中的心理蜕变一般模式图)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5条有针对性的预防贪污腐败的措施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发表于《廉政文化研究》杂志,2010年,第二期 “某市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杨继亮.腐败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美] 阿厉克斯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美]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4]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央党校,2007. [5] 刘鹏.结构性腐败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 [6] 姚志强,刘伟.腐败行为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J].理论导刊,2011,(1):54-56. [7] 高景柱.权力公共性的复归[J].理论导刊,2010,(6):4-7. [8] William Q.Judge,D.Brian McNatt,Weichu Xu.Th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national corruption: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1,(46):93-103. [9] Axel Dreher,Christos Kotsogiannis,Steve McCorriston.Corruption around the world:Evidence from a structural model[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7:443-449.

调查方式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反腐败斗争几乎席卷了全球的政治领域,对于腐败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国际学术界、政治界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腐败现象。 政治学角度,主要探讨政治制度、权力与腐败的关系,如国外学者Dreher认为腐败本质为政治制度的缺陷,国内学者李翔、高景柱等人从权力异化角度论述了腐败源于权力异化;经济学的角度,主要围绕经济转轨、经济发展与腐败的关系,认为腐败是经济转轨国家的普遍现象,并且经济转轨是腐败蔓延的根本原因,如吴敬琏、荣敬本,Ackerman等人从经济学寻租理论探究腐败的根源;另有学者如阚大学等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腐败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的关系。社会学的视角,学者们主要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化理论、Merton的结构性紧张理论的角度探究腐败的本质与成因,如童星,曹海林等人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文化学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在文化冲突的理论基础上阐述腐败犯罪是文化冲突的必然产物和外在表现;其二为阐述腐败在文化面纱的笼罩下显得极具隐蔽性,文化视角提出的解决对策大多集中在肃清腐败犯罪形成和蔓延的亚文化、培育社会主流文化及其认同感,同时必须建构以法治为基础的廉政文化等方面,主要研究者有Barr、Serra以及国内的单勇、虞彪等人。心理学的视角90%以上为思辨性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贪污受贿者“犯罪前”和“犯罪后”两阶段心理特征进行思辨性总结,认为犯罪者案发前的动机主要有:“贪婪享乐”、“攀比从众”、“劳苦补偿,预设退路”、“有权不用,过期无效”;案发后一般会出现“恐惧畏罪”、“抗拒抵赖”、“悲观绝望”、“自负侥幸”和“悔罪自责”等5种心理状态。同时关于腐败人员年龄的议论多停留在描述或猜测上,如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关于“39、59现象”的评论。 总体来看,既有的研究大多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对廉政建设进行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大多采用思辨方法进行经验层面的总结概况,缺少必要的数据证据。本研究运用最新质性分析技术,在对百名个案具体而微的分析基础上形成量化数据,运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得出结论,较其他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也大为提高,提升了对实践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