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民生,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国家政策,关注民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低碳宜居住宅的设计。作品根据该市气候特点,地域文化特色,从自然中寻找灵感,以“绿色”为启迪,源于生活的认知与体验,提出设计理念,并将其用于方案设计中。但愿,环境可持续发展、住宅健康成长,但苑,低碳宜居住宅。
详细介绍:
该市低碳宜居住宅体现以下特色: 1.能源方面:采用各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并采用先进水源地源热泵技术,与当前的供暖方式相结合进行采暖。 2.建筑方面:设计适应本地区气候的建筑形式。结合建筑形式设计墙体的保温措施。增加居民间便于交流的空间,并提供居民在冬季足不出住宅单元能拥有开放、舒适的活动空间,尽情享受到冬日健身带来的益处。 3...(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 但苑——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低碳宜居住宅设计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该设计,从大自然和该地区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以气候条件为基本出发点,从整体环境设计到建筑设计注重可再生能源的结合与利用,采用利于本土的仿生设计策略、被动式技术,模拟自然肌理,满足该城市居民的居住要求。该设计不仅注重于其设计理念及低碳技术的应用,更加注重引导人们“低碳宜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倡导新田园生活模式,增强人们的情感和记忆。

科学性、先进性

作品以高寒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某城市为例,在老师的指导带领下,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固定区域和对象的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市的气候条件、地域风情、民风民俗以及现阶段居住情况深入的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品质较高、有一定地域性的低碳宜居的城市居住体系。作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住区开发和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该作品曾获校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本校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作品所处阶段

作品提出新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并将其转为具体方案的表达与展示。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该设计从本市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基本出发点,从整体环境设计到建筑设计注重低碳技术的应用,并在建筑形式上有所创新。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品质较高、有一定地域性的低碳宜居的城市居住体系。 “低碳宜居住宅”势必会在该市新的住宅中引领一股新的热潮,尤其是对目前80后年轻人来说,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会是他们愿意选择“低碳住宅”的重要原因,而他们对于这种新的居住模式和新的生活...(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竹屋”和“空气树”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班牙马德里市政府进行了欧洲规模最大的社会住宅建设,以“竹屋”和“空气树”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新型环保材料、先进的生态技术以及有效的建造流程在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上海世博会后,上海决定以马德里馆为原型,把“低碳”技术应用到上海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由此,全国各省市先后提出了“低...(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