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唐海县土地增量带存量的新型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运用对唐海县各部门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唐海县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做法进行了调查和总结,提出了以土地增量带存量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创新性、适用性及面临的挑战,旨在对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详细介绍:
一 立项依据 1.作品研究意义 党的十六大中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河北省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唐海县是试点县之一。唐海县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实,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探索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为其他县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2.研究...(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项目立足唐海县实际,对其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进行调查分析,在总结归纳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模式,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研究思路:首先对城乡收入差距及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其在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实践做法,探讨了该做法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总结归纳了土地增量带存量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对其创新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项目运用实地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等,以围墙理论为基础,对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做法进行调研与分析。 先进性:唐海县虽有一定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但是理论总结不够。本研究在分析其经验做法基础上,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唐海模式”,研究内容具有先进性。 创新性: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中,出现了“重庆模式”、“新乡模式”等,本项提出“唐海模式”,对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唐海县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实,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是缺乏对经验的总结和“唐海模式”的探索。本项目立足唐海实际,对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及集约利用、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及资金要素的合理流动等实践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旨在探索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为推动唐海县统筹城乡可持续性发展和其他区域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作品摘要

本文运用对唐海县各部门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唐海县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做法-即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和集约使用及合理运用资金要素进行了调查和总结,提出了以土地增量带存量的唐海县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创新性、适用性及面临的挑战,旨在对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作品提出的“以土地增量带存量的唐海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已经被唐海县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委会借鉴和引用,并聘请相关公司做出研究报告,如: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的《唐海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唐海县政府办公室建设科《资料汇编》,2010年1月。 2.唐海县200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3.唐海县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 4.唐海县劳动局工作报告 5.陈家宝.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6.王新志,樊祥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J].中国农村经济,2010(01) 7...(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研究现状: 1.统筹城乡发展内涵、模式及发展路径的研究。如:邵晶(2010)、杨柳(2010)等; 2.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李琪(2010)在其论文中构建了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法找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3.从不同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以及土地利...(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