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壮族民歌产业化的形式及其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然而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并且日渐衰微。随着当今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潮流,壮族民歌逐渐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但是,壮族民歌的产业化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双赢”,其生存环境依然严峻。本文正基于其产业化的研究,采取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产业化的视角对其发展形式及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详细介绍:
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从古到今,壮族民歌作为一种传情表意的重要工具,为壮族文化的发展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一个闪亮的音符。然而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壮族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并且日渐衰微。于此同时,当今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潮流,使壮族民歌逐渐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以突破困境而谋取发展,而这种发展形式似乎也已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三月三”歌圩、黑衣壮民歌文化之旅、“印象•刘三姐”、刘三姐大观园等等皆为其产业化的结果。但是,壮族民歌的产业化并没有理想的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双赢”,其经济与文化效益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随着世界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局势,壮族民歌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缘由何在?也许合理的发展形式及科学的发展模式是关键。本文正基于此,采取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的相结合方法,从文化产业化的视角对壮族民歌的产业化形式及其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壮族民歌文化突破困境的最佳方式,即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反哺文化的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运用正确科学、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以及微观上具体发展策略等。这不仅为壮族民歌的产业化发展提了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及调查经过等;第二部分主要从实地调查得到的资料对壮族民歌产业化的背景做了具体阐述,主要包括壮族民歌困境的表现,及出现困境的原因,以此说明产业化是突破困境的时代选择;第三部分是对壮族民歌产业化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对象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三月三”歌圩、印象•刘三姐、黑衣壮民歌文化之旅及刘三姐大观园,主要研究内容为经济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及文化传承上产生的正反效应;第四部分则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壮族民歌产业化所带来的启示,主要从“利”与“弊”及其原因三方面深入阐述;第五部分是壮族民歌与陕北、美国民歌的对比研究,主要从可比性分析、对象概述、分析得失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壮族民歌产业化形式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第六部分就如何构建壮族民歌文化的产业化模式进行论述,主要通过处理政府、企业及民众三者的关系及各自功能的阐释构建具体的产业化模式,可谓文章的主要部分;最后第七部分则是基于时代的要求,提出壮族民歌产业化的具体发展策略,包括整体层面的策略和典型形式的策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提出壮族民歌文化突破困境的最佳方式,即适应时代要求,走反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为壮族民歌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为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这样的假设:如何突破困境→产业化道路→文化与经济“双赢”→科学的产业化形式、模式、策略。由此,主要有:壮族民歌产业化的背景→对其产业化的实证研究→总结产业化带来的启示→与陕北、美国民歌的对比研究→构建产业化模式→产业化的具体发展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使用材料: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数据来源于实地考察、权威文献和政府官方网站;数据真实且具有时效性。数据分析:坚持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对获得的数据,使用相关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方法: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文化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论证过程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先进性及独特性: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领域具有系统性和归纳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系统、全面地回答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壮族民歌的发展与传承指出了科学可行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壮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经营企业,本作品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为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多种产业化形式,并有成功的案例分析与经验的总结,科学的提出了企业应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义务;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当地民众,提出了其在壮族民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作品摘要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及调查经过等;第二部分主要从实地调查得到的资料对壮族民歌产业化的背景做了具体阐述,主要包括壮族民歌困境的表现,及出现困境的原因,以此说明产业化是突破困境的时代选择;第三部分是对壮族民歌产业化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对象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三月三”歌圩、印象•刘三姐、黑衣壮民歌文化之旅及刘三姐大观园,主要研究内容为经济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及文化传承上产生的正反效应;第四部分则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壮族民歌产业化所带来的启示,主要从“利”与“弊”及其原因三方面深入阐述;第五部分是壮族民歌与陕北、美国民歌的对比研究,主要从可比性分析、对象概述、分析得失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壮族民歌产业化形式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第六部分就如何构建壮族民歌文化的产业化模式进行论述,主要通过处理政府、企业及民众三者的关系及各自功能的阐释构建具体的产业化模式,可谓文章的主要部分;最后第七部分则是基于时代的要求,提出壮族民歌产业化的具体发展策略,包括整体层面的策略和典型形式的策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我校第十二届“创新杯”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一等奖;获我校第十一届“创新杯”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二等奖。(注:此申报作品为上述两届“创新杯”竞赛中两份作品的融合,其中一等奖为文科学术论文类最高奖项);获第五届“挑战杯”省(区)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注:此奖项为最高奖项)。

参考文献

[1]黄刹勇.壮族歌谣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2]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3]李富强.人类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4]王杰.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马树春.广西民歌产业化发展策论——以<印象•刘三姐>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6(4). [6]李嘉.对原生态民歌生存与发展的思考[J].音体美园地,2008(12). [7]谢娟.浅析全球化语境下民歌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例[J].湘潮,2009(1). [8]程江华.超越与断裂——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几点思考[J].艺术探索,2005(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亲临实践、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图片照片、影视资料、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第一,对壮族民歌本身的研究。如对壮族民歌现状、分布、特点的研究,薛琼、蒋素利的《广西壮族民歌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02期)等。如从音乐学、美学的角度研究,金北凤的《试论壮族民歌的“意”、“境“之美》(《艺术百家》, 2006年05期)等。第二,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视角对壮族民歌的研究。例如赵琳的《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 2009年05期);白翎的《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音乐》, 2005年04期)等。第三,从壮族民歌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壮民歌的研究。这里根据具体案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个案。王薇的《民歌审美价值视阈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艺术探索》, 2008年03期)。其二,以《印象•刘三姐》为个案;玉苗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例》(《桂海论丛》, 2009年02期)等;其三,以武鸣歌圩节为个案,如周艳的《三月三节日中的竹竿舞——以武鸣县三月三为例》(《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02期)等。第四,从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研究壮族民歌。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学术界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壮族民歌的较少。我们通过网络搜索,仅找到一篇:即吴晓山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发展分析 花与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旅游时代》, 2007年11期),然而该作者并没有着意去梳理壮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其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学术界从产业化的角度对壮族民歌的研究是极为缺乏的,诸如其产业化形式的归纳、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具体策略的总结等,因此,对壮族民歌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缺,主要包括:其一,对壮族民歌文化产业化及其传承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缺乏系统性,如何很好的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还没有一个具体而全面的对策,其孰是孰非的争议中不时存在着片面或偏激,同时对这些争议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评判与分析;其二,基于传承的视角,对壮族民歌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从具体的某些层面进行分析,缺乏全面的研究,而集各种壮族民歌的发展方式,构建一套整体的发展模式,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还没有任何学者提出这方面的独到见解;其三,对壮族民歌产业化的具体发展策略研究,经各方面资料搜集,相关成果较为少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