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聚焦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采用现状调查法和个案干预法,探究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一名幼儿家庭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策略,干预后幼儿饮食行为和家庭喂养均取得明显的进步。
详细介绍:
本研究聚焦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通过了解2-3岁幼儿的饮食行为和家庭喂养现状,针对幼儿的饮食行为特点和家庭喂养需求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探讨改善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指导策略。 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随机选取北京市359名2-3岁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状况。第二部分主要采用个案干预法,选取一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而微地探究了这名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策略,干预后幼儿饮食行为和家庭喂养均取得明显的进步。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2-3岁幼儿饮食行为不够合理,普遍存在吃饭不专心独立、吃饭慢、爱吃零食、挑食、爱喝饮料的现象,尤其以吃饭慢最为突出。2-3岁幼儿饮食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2-3岁幼儿家长对喂养知识有一定掌握,但不够全面深入。父母的喂养知识水平高于祖辈,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长喂养知识水平无显著差异。 (3)2-3岁幼儿家长喂养态度比较积极。近一半的家长对幼儿饮食行为及食欲表示不太满意,普遍认同喂养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喂养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愿意接受喂养方面的相关教育,愿意改善自己的喂养行为。 (4)2-3岁幼儿家长较多地使用平衡膳食型喂养和积极反应型喂养,较少使用放任型喂养和工具型喂养。家长喂养行为比较适宜、均衡、积极,但是家长在对幼儿饮食的控制方面和不良示范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5)近一半的家长对自己的喂养行为表示不太满意,并且主要归因于自己缺乏科学喂养知识。 (6)2-3岁幼儿家长的喂养知识、喂养态度和喂养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喂养知识水平越高,喂养态度越积极,喂养行为也越好。 (7)2-3岁幼儿家长喂养行为对幼儿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家长喂养行为越好,幼儿饮食行为也越好。 (8)经过干预,幼儿的饮食行为都取得巨大进步,尤其以独立进餐能力进步最大,进餐速度也明显提高,逐步做到专心吃饭。 (9)经过干预,幼儿家长的喂养知识、喂养态度和喂养行为得分都有所提高,其中,家长的喂养行为进步最大。 (10)经过干预,幼儿家长已经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重要性,本研究帮助家长在家庭喂养方式上逐步达成一致。

作品图片

  • 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研究
  • 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研究
  • 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了解2-3岁幼儿饮食和家庭喂养现状,针对现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探讨改善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指导策略。 思路: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随机选取北京市359名2-3岁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状况。第二部分主要采用个案干预法,选取一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前进行前测,制定干预方案,干预后对进行后测,从而检验干预效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数据来源于大样本调查,且问卷经过大量样本的预测,信效度较好。先进性在于在调查基础上选取一名个案进行干预,进一步论证了第一部分的研究。 创新之处在于发挥托幼机构服务家长的作用,托幼机构对家长喂养行为进行指导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其对幼儿在园的状况十分了解,另一方面对家庭喂养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实践上,通过调查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长喂养行为现状,对于家长来说,可以详细了解不同的喂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采取适宜的喂养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这对于推动喂养和营养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改善幼儿的饮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习惯,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品摘要

本研究聚焦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通过了解2-3岁幼儿的饮食行为和家庭喂养现状,针对幼儿的饮食行为特点和家庭喂养需求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探讨改善2-3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指导策略。 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随机选取北京市359名2-3岁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状况。第二部分主要采用个案干预法,选取两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而微地探究了两名幼儿饮食行为及家庭喂养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策略,干预后幼儿饮食行为和家庭喂养均取得明显的进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5月,本文获得顾明远教育发展研究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梁丹平.2-6岁幼儿饮食行为及其与家长喂养行为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30 2. 刘湘云,儿童饮食行为[J].山西妇幼卫生保健,1997,8(2). 3. 钱郭小葵.幼儿生长及发展(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6 4. Faith, M.S.,Kems,J.,Infant and child feeding practices and childhood overweight:the role of restriction[J].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2005,1:164 -168 5.吴康敏,杨速飞,熊庆等.有关4~36月儿童家长喂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年7(1):49. 6. 张敏,王礼桂.188名幼儿喂养及相关家庭行为因素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6,6(19): 400.

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现状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 对个案资料的收集综合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式对了解干预对象。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1.已有研究的成果 第一,对家长喂养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较为全面,主要有家长营养和喂养知识态度、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还有家庭中不同喂养者自身的喂养知识态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这为进一步改善家长喂养行为的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对幼儿家长喂养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多,研究指出当前家长在对幼儿的喂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幼儿饮食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改善家长喂养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第三,我国已有大量针对目标人群的营养问题而进行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的评价研究,研究一致表明针对目标人群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也为本研究改善家长喂养行为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2.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我国已有的关于家庭喂养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喂养行为,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段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其与幼儿营养的关系问题,只有少数研究者进行了2岁以后年龄段家长喂养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关系的研究。2~3岁是幼儿饮食偏好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幼儿开始学习进餐的时机,是幼儿容易出现喂养问题的高峰年龄,但是研究者从已查阅的文献发现,国内很少有研究将2-3岁幼儿的家庭喂养纳入研究范围。 第二,在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目前我国对幼儿家长喂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家长喂养行为的现状做初步的描述性分析,但已有研究较多停留在调查和经验总结层面,鲜有对幼儿家长喂养行为进行系统改善的实证性研究。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儿童喂养行为评估研究还不成熟,只有少数研究者开展了喂养行为评估研究,喂养行为研究领域尚缺乏标准有效的测量工具。 第三,在理论支撑和研究视角上,我国仅有的改善家长喂养行为的实证性研究非常少,且主要是医疗卫生保健部门面向农村和社区低收入家庭喂养行为的干预研究。已有研究的理论支撑比较单一,多是依据幼儿生长发育、营养学和卫生学的理论知识,而较少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研究视角也比较狭窄,从教育学视角上改善托幼机构幼儿家长喂养行为的实践研究比较匮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