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光传感投影自动适应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投影系统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增加,但传统的投影仪应用有两大局限:投影系统使用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使其与投影幕相吻合,无法在形状不规则的投影面上投影。本文所述项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创新地应用光传感技术和格雷编码图像思想使投影仪自身成为调节设备而实现投影系统的自动适应调节,并实现了在非规则投影面上正常投影。同一技术还可应用到装潢设计、电子沙盘等领域。
- 详细介绍:
- 现代多媒体技术中投影系统的使用相当广泛,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点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比较大的显示面积。尤其近年来出现的DLP投影技术将投影系统的亮度、对比度大幅度提高之后其应用变得更加普遍。 但是投影系统在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劣势,即投影系统的安装架设中必须进行反复而仔细的调节才能保证投影系统能正常地在预期的投影面上投射图像。对于固定安装的投影系统这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实际应...(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投影系统的安装架设中必须进行反复而仔细的调节才能保证投影系统能正常地在预期的投影面上投射图像。基于此,一种有效的快速投影系统调节手段成为应用投影系统的多媒体技术中一个迫切的需求。 本项目提出的定位技术是直接将位置信息编码成用明暗表示的二进制编码,借助投影仪投射到其投影面上,当传感器接受到相应的二进制编码时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即可获得当前传感器在投影面基准坐标系下的坐标,从而确定其在...(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在这项投影仪应用技术中投影仪既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投影仪,也作为定位装置的核心部分,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对设备潜在价值的挖掘。同时,使用同一设备进行定位和功能实现有效地解决了设备之间兼容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自适应调节方面我们采用的也是不同以往的思路,以往的调节主要是基于光路的调节,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投影仪光路特征的情况下对投影图像进行扭曲变换,从而达到调节图像显示效果的目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2011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院审第一名,信息类作品第一名
作品所处阶段
- 已完成,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转让方式
- 专利 实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 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连接计算机及投影仪,启动PC端控制软件,接通传感器电源,并将其放置在目标位置,点击PC端“扫描”按钮即可。 技术特点及优势:本作品相对传统技术有着速度快、精度高、简单易用、适应性强的特点。 适应范围及前景:本作品可广泛用于民用投影自动适应调节、工程投影定位调节、多屏幕拼接融合等领域。由于本作品结构简单,既可以将软件部分集成至投影仪系统内部,作为新型功能,增大附加价值,也可以将整套系统商品化销售,适应性强,市场广阔。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此类课题目前国际上研究的主流实现方法为摄像头调节。利用与投影仪平行安装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后进行图像处理,通过机器视觉获得投影屏所在位置。直接进行模式识别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根据抽象后的模型仅仅尝试获得其顶点的位置。在投影屏顶点上安装850nm红外LED作为特征标志物,并用进行过滤光特性改造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后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标志物在摄像头视野中的投影位置。将这个投影位置进行二次变换可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