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作品基于对甘肃省会宁县高中教育情况的调研,总结并分析了当地形成、在西部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会宁模式”。通过对“会宁模式”特征、原因、效果、潜力的分析,探讨西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突破方向,从而为促进西部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详细介绍: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回首十年,西部地区的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推进,东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反而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西部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过分依赖高等教育,将高考作为发展的唯一“砝码”,使当地教育发展方向不能随时代潮流而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中集中展现的问题,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从对甘肃省教育名县——会宁县的考察中了解到,这个“高考状元县”长期以来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宁模式”。 所谓“会宁模式”,就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努力、广泛认同的一种以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其思想核心是“三苦两乐办教育”,重要特色是“陪读”。 “会宁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根源。常年的经济贫困引发“走出去”的愿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使当地人很自然倾向教育。而政府的“教育兴县”和打造品牌的战略使会宁“高考状元之乡”美名远播,汹涌的民间热情和巨大的荣誉光环促使各种力量对教育极度倾斜,而一系列政策反过来又极大地刺激了更多民众选择重视教育,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情有独钟,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 此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系列农村改革使得农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增长,虽然负债,但是毕竟增大了农民的教育购买力和选择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加激发了农民投资下一代和投资未来的热情。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长期投入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渐渐高度向县城集中。这种农村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加剧导致农村“择校”问题的纵深蔓延。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下,比起“慢工出细活”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显然是高中教育的荣耀光环更为引人瞩目,也更为速成。所以,政府长期以来重视高中教育,打造“高考状元县”的战略促使了“会宁模式”的形成。 会宁模式成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西北,实现理想。“陪读”大军中学生成绩较好的也比较多,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这种模式对高考成果丰硕起到了推动作用。会宁“三苦两乐办教育”的精神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和功利主义泛滥的年代里是难得的一种对教育的坚守。这种教育精神不仅是会宁取得丰硕教育成果的保证,也是它在贫困背景下精神强健的象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的教育模式,显然是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相悖。 在当前,“会宁模式”面临着很多问题,教育模式僵硬,素质教育欠缺,人才流失严重,高职教育严重发展不足,城乡差距拉大,并且出现教育返贫的萌芽。其发展也渐渐呈现出衰弱和矛盾的石头,自身遭遇时代的冲击,愈加显出其脆弱和不可持续性。 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问题,首先要革新教育观念,走科学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之路,建立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本作品在翔实调研的基础上,对“会宁模式”的未来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作品图片

  •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 辉煌背后的隐忧--关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宁模式”的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本作品通过对甘肃会宁县高中教育情况的调研,分析了以高考为核心的“会宁模式”。围绕该模式,探讨西部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新问题和突破方向,为促进西部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基本思路:本作品先对“会宁模式”进行宏观描述,再针对学生、家长两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心理状态、未来期望进行问卷基础上的数据分析。接下来重点对“会宁模式”分别进行原因、效果和潜力分析,最后对“会宁模式”的未来建言献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研究从个案抽象出模式,在实证基础上对其原因、效果、潜力进行理论分析。 先进性:本研究从西部教育典范会宁入手,发现其“辉煌”所依赖的应试教育传统和高考改变命运的心态实则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方向相悖,只有建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方式,才能更好指导其发展。 独特之处:1)首次系统地采取参与式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会宁模式”;2)对该模式的趋势分析更富实用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明确揭示了西部一些地区落后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的阻碍,“会宁模式”三苦两乐办教育的特点是西部地区盛行的应试教育的缩影。 2、详细剖析了“会宁模式”的脆弱性,拨开其高考成果辉煌的面纱,从根本上试图纠正其畸形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帮助会宁及相似地区革新观念、改变政府政策、走科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作品摘要

1、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教育被压以重注,成为学子改变寒门命运的出路和调节贫富悬殊的杠杆。而惊人的大学生出产率让会宁教育拥有与“贫穷”不相伯仲的显赫名声。在这种贫瘠的环境中,教育成了可以被控制、被发展的最有效领域。在财政收入尚不及南方一个乡镇的会宁,每年5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甚至不惜举债。“除了教育,我们别无出路。”这是当地一名教育官员的无奈之语,也反映出当地政府的打造教育“品牌”的心态。汹涌的民间热情和巨大的荣誉光环促使各种力量对教育极度倾斜,而一系列政策反过来又极大地刺激了更多民众选择重视教育,“会宁模式”的路也就越来越走向极端。 2、潜力分析: 政府对教育的过分投入,导致会宁在其他方面建设的滞后;经济与文化在会宁的发展已本末倒置,但教育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推动作用;依靠教育发展经济只能是乌托邦。政府政策的引导造成了民众对教育理解的偏差。教育被人们认为是能抓住的唯一稻草,直接后果就是会宁人除了疯狂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对发展农业牧业的措施却兴致缺失。一旦这最后的稻草承担不起家族的重量,会宁人面临的不仅是梦想的破灭,更是难以摆脱的贫穷现实。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2010年12月,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201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优秀论文一等奖。 (2)2010年10月,获我校“2009-2010年度学生社会实践”银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毛泽东: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结束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3、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4、邓小平: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开幕词,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 5、温家宝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会宁县教育局:《会宁县教育基本情况介绍》。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教育政策发展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对于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都有明确的表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77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谈话。并于 1983年10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纲要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温家宝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首先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同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媒体报道: 《“状元县”里求学的小哥俩》,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12; 《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中国青年报2009.12.4; 《读书输掉命运:甘肃会宁的疯狂教育样本》,南方周末2010.1; 《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新华网2010.5.8。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