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明确了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主要因素:信任、信息共享、知识获取、资源可得性、宏观环境、物流能力和契约正规化。之后对因素进行了分层,得到业务层因素和关系层因素,来研究因素的影响路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业务层因素通过影响关系层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绩效对于物流网络协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而且资源可得性对业务层与战略层之间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详细介绍:
物流网络协同服务是物流网络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物流网络协同服务,有哪些因素影响着物流网络协同服务,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通过理论研究与企业调研,本文认为信任、信息共享、知识获取、资源可得性、宏观环境、物流能力和契约正规化是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了物流网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提出了15条假设。本文基于289份问卷调研的结果,运用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与分析,最终论证了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构成,以及各因素对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路径。本研究认为企业绩效对于物流网络协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业务层因素通过影响关系层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且资源可得性对物流能力与信任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能够为物流组织间的合作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利于物流网络化的实现。本文构建了三阶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体系,体系中各因素的影响关系如下: (1)物流组织的绩效对物流网络协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 (2)影响协同中物流组织绩效的因素可分为业务层与关系层,业务层因素通过关系层因素影响物流组织的绩效,进而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其中业务层因素主要是显性可测度的指标,如物流能力、契约正规化、信息共享,而关系层因素多为不可直观测量的因素,如信任、知识获取。 (3)在业务层与关系层因素之间存在着资源可得性这一调节因素。资源可得性因素可以调节知识获取对信任的影响作用。 同时通过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体系的研究,本文为实际的物流网络运作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如企业可以通过对业务层因素的控制与改进,提高信任与知识获取这两个因素的水平。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构建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体系,发现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正常进行。思路:(1)理论模型的提出。通过文献研究与企业调研提出理论模型;(2)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设计,预调研,调整问卷与调研,采证可靠数据,奠定研究基础;(3)假设验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的正确性;(4)深入分析。分析研究结果,探究检验结果背后的原因;(5)总结。对研究进行总结。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研究对象不是针对某一固定的企业群体,而是开放的物流网络,研究的重点是影响开放的网络协同的因素,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网络协同的实证研究,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均做出了创新。本文独特之处在于:基于物流产业的特点,进行量化的实证研究,发展与创新了已有研究;基于业务视角,重点研究物流网络协同的影响因素,为物流组织间的合作制定决策依据;利用SEM的特点,突破线性分析的制约,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部逻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物流网络在协同服务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找到关键影响因素和各因素影响网络协同的详细过程,对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实现,社会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物流网络节点决策、网络管理的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社会化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将极大改变目前的服务、商务和生产模式,并会随需产生新的结构和服务模式,从而更加系统、有效地满足社会对物流的需要,使物流成为社会经济网络中一个重要部分。

作品摘要

网络化是物流发展的方向,物流网络协同服务是物流网络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什么是物流网络协同服务,有哪些因素影响着物流网络协同服务,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这些是本文研究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企业调研,本文建立了物流网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15条假设。本文基于289份问卷调研的结果,运用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与分析,最终论证了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构成,以及各因素对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路径。本研究认为企业绩效对于物流网络协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业务层因素通过影响关系层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且资源可得性对物流能力与信任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能够为物流组织间的合作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利于物流网络化的实现。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目前中国物流企业通过网络化协同运作提供完整物流服务的意识淡薄,造成大量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物流费用占全国GDP的百分比远超过国外先进物流国家的平均水平等问题。根据《国家物流统计年鉴》(2007,2008)中国物流费用占全国GDP的百分比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 资料来源检索目录: [1] 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Sabath R E, Fontanella J.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2,6(4):24 -29. [3]Augherty P J, Richey R G,Roath A S,et al. Is collaboration paying off for firms [J]. Business Horizons,2006,49:61-70. [4]鄢飞,董千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8(1). [5]曾文杰,马士华. 供应链合作关系相关因素对协同的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2):1-7.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统计报表、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物流网络协同 约翰•盖特纳在《战略供应链联盟》中分析了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相关领域,构建了由市场、战略响应、文化能力、领导风格、信息技术五个要素构成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模型,核心思想是物流整合作业,以实现更优协作和现实绩效。而协同物流具有网络经济的成本优势,已在刘炯艳的《协同物流研究综述》中得到论证:物流网络的协同运作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等。 二、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 1、信任因素:Judith等在《A buyer's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ve versus transactional relationships》中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验证了协同关系对与顾客满意度以及协同伙伴的绩效都比交易关系有更大的贡献,并且验证信任因素对满意度和绩效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2、知识获取因素:Phan等通过建立吸收本领能力、知识获取和协同绩效的模型,运用实证分析得隐性知识的获取不但对于协同绩效提高有显著贡献,且是协同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张旭梅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66家企业,对知识获取与协同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获取对协同绩效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 3、资源互补性因素:万迪昉等在《竞争企业合作R&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高资源互补性使形成协同的边际动力表现明显,利于形成协同合作,且使均衡的合作规模降低。 4、信息共享因素:陈云等在《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研究》中说明,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合作创新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以及协同伙伴整体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规模越大,协同企业间进行信息共享的动力越强。 5、物流能力因素:陈小卫等指出物流企业的物流能力对物流企业联盟的协同关系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伙伴的物流能力越强,物流企业越倾向于与合作伙伴发展良好的协同关系。 6、契约正规化:Ferrin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契约正规化对信任有着强烈的影响。当协同伙伴间的彼此利益通过清楚且可测度的正规契约保证和匹配时,协同伙伴更容易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国内外对协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关注,研究是从体系研究与因素研究两个方面展开的,两类研究均取得了很高成就。但是以上研究少有专门针对物流网络协同服务进行影响因素的研究,且大部分研究很难做到实证研究与体系研究并重。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