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环渤海区域技术进步贡献度的空间计量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运用因子分析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中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形成了以北京、山东为核心,向中部天津、河北两省市,再向外到辽宁、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技术发展层次;在技术进步贡献度的影响方面,国内技术扩散路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大于国外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且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起主导作用。
详细介绍:
环渤海区域技术进步贡献度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中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国内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大于国外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进步;实证研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变成区域间的竞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衡量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衡量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区域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环渤海地区,亦称环渤海经济区,共五省(区)二市(京、津、冀、晋、内蒙、辽、鲁),与珠三角、长三角并称中国三个最重要的经济区。截止到2008年数据,环渤海地区人口占全国22.4%,当年创造了占全国28.2%的生产总值和25.2%的进出口总额。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由最新的区域结构划分可知,环渤海地区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因此,研究环渤海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区GDP基本上保持了年均9%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这样快速的增长主要依靠的资本、劳动、能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比较突出。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式发展逐步转向集约式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源于创新活动,创新率越高,技术进步就越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如果一国经济中没有创新活动,从长期来看,该国的经济将陷于停滞。 近年来,技术进步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国内外学者Fare. R(1994) [1]、Chow 和Lin(2002) [2]、Wang 和Yao(2003) [3]、颜鹏飞和王兵(2004)[4]、赵伟(2005)[5]、岳书敬和刘朝明(2006)[6]等通过各种方法对区域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度量。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啊 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有多大,这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 本次研究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出发,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环渤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进行分析,建立了模型,对于提高环渤海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2研究内容 2.1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化比较研究 2.1.1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从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技术创新的经济产出、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产出、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五方面21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首先从“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要素 选取的指标和代码如下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万人) x1 R&D人员投入(万人年) x2 科技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万人) x3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万元) x4 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x5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亿元) x6 R&D经费支出(亿元) x7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百万元) x21 从“经济评价”要素选取的指标和代码如下: 人均GDP(元) x15 区域出口额(亿美元) x12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x11 从“技术创新的经济产出”要素选取的指标和代码如下: 高技术新产品产值占GDP的比重(百分比) x13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亿元) x14 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亿元) x18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加值(亿元) x19 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x20 从“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产出”要素选取指标和代码如下: 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项) x8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 x9 科技论文发表量(篇) x10 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要素选取的指标和代码如下: 教育经费投入量(万元) x16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 x17 2.1.2方法与模型 2.1.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究选取反映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21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 2.1.2.2 分析模型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2.1.3 实证计算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进行指标标量的相关性检验。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经过计算得到21个原始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该矩阵的结果表明,2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值都较大,除了x11与个别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3以下,其余的都大于0.3,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另外,还可以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测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KMO的值为0.768。一般认为,当KMO值大于0.7时,表明对观测量做因子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表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 KMO测度值 0.768 Bartlett球形检验 值 显著性概率(Sig) 1635.511 0.000 根据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2。 表2 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变量 初始因子解 旋转后的主因子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x1 14.436 68.745 68.745 10.225 48.688 48.688 x2 3.890 18.524 87.269 6.084 28.973 77.661 x3 2.268 10.799 98.068 4.285 20.406 98.068 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4.436 ,方差贡献率为68.745% ;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890 ,方差贡献率为18.524% ;第三主成分的特征值为 2.268 ,方差贡献率为10.799%;因为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068%,且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故在此选取3个主因子。 表3 2007年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载荷矩阵 评价指标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主成分 1 2 3 x1 .837 .538 .028 x2 .909 .392 .135 x3 .889 .451 .073 x4 .881 .393 .240 x5 .120 .903 .047 x6 .847 .491 .180 x7 .888 .413 .195 x8 .893 .298 .336 x9 .929 .123 .347 x10 .951 .217 .200 x11 .096 .009 .992 x12 .385 .888 .248 x13 .403 .021 .901 x14 .383 .346 .848 x15 .621 .041 .775 x16 .378 .792 -.445 x17 .431 .804 -.364 x18 .948 -.107 .297 x19 .260 .861 .415 x20 .209 .943 .215 x21 .926 .282 .210 由表3可知,第一公因子上的高载荷指标为x1,x2,x3,x4,x6,x7,x8,x9,x10,x18,x21,这说明第一公因子与这些指标变量的关系较近,而这些变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指标,因此把第一公因子命名为区域科技水平因子。 第二公因子上的高载荷指标为x5,x12,x16,x17,x19,x20,这说明第一公因子与这些指标变量的关系较近,而这些变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效益与潜力高低的指标,因此把第一公因子命名为区域经济效益与潜力因子。 第三公因子上的高载荷指标为x11,x13,x14,x15,这说明第一公因子与这些指标变量的关系较近,而这些变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效率高低的指标,因此把第一公因子命名为区域技术效率因子。 表4 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评价指标 主成分 1 2 3 x1 .089 .031 -.069 x2 .110 -.013 -.048 x3 .106 .003 -.063 x4 .093 -.006 -.013 x5 -.101 .222 .030 x6 .080 .022 -.024 x7 .097 -.003 -.027 x8 .097 -.029 .013 x9 .126 -.079 .007 x10 .134 -.063 -.038 x11 -.094 .021 .297 x12 -.070 .190 .062 x13 -.026 -.019 .235 x14 -.067 .067 .231 x15 .028 -.047 .172 x16 .019 .144 -.155 x17 .019 .142 -.136 x18 .166 -.144 -.018 x19 -.110 .205 .127 x20 -.108 .226 .073 x21 .120 -.042 -.030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到各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表达的主成分: F1'=0.089zx1+0.110zx2+…+0.120zx21(2) F2'=0.031zx1-0.013zx2+…-0.042zx21(3) F3'=0.069zx1-0.048zx2+…-0.030zx21(4) 其中 最后以主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可得到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表达式: 。表6是环渤海区域各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得分及排序情况。 表5 环渤海区域各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因子得分及排序情况 城市 F1' 排序 F2' 排序 F3'排序 F综合 排序 北京 2.158942 1 -0.34925 5 0.571977 2 1.066675 1 天津 -0.89012 7 0.100893 3 2.00904 1 0.005816 3 河北 -0.20259 4 -0.33521 4 -0.87782 7 -0.37489 5 山东 -0.02671 2 2.038218 1 -0.42405 5 0.490997 2 山西 -0.315 5 -0.73871 6 -0.69746 6 -0.50972 6 内蒙古 -0.62985 6 -0.9901 7 -0.16719 3 -0.62764 7 辽宁 -0.09467 3 0.274153 2 -0.41449 4 -0.05124 4 从因子总得分排序情况看,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因子总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山东、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 从单项因子得分排序情况来看,科技水平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山东、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经济效益与潜力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山东、辽宁、天津、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技术效率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山东、山西、河北。 从“F综合”的计算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出,F1对F综合 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F2。不同省市对F1、F2 、F3 的重视程度不同,这就导致对前两项重视度较高的城市综合能力较高,相反的,对前两项重视程度较低的城市,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也较低。 2.1.4 实证结果分析 1)目前,在环渤海地区中,北京、山东、辽宁的综合技术创新能力排名靠前,从计算结果分析,区域科技水平因子贡献最大(这三个省市区域技术水平因子排名同样靠前),这与事实吻合——这三个省市教育与科技事业发达,其中北京又由于地理上的优势,获取较多的国家资源,成为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市场。 2)在经济效益与潜力方面,山东、辽宁、天津的经济效益与潜力排名靠前,主要由于地理上是沿海地区,出口便利,因此高技术产业等方面带来的效益更加明显,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其中,山东和辽宁乃中国教育大省,教育方面与其他省市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技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所以拥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潜力。山西、内蒙古地区的科技水平较弱,由于基础建设环节上的薄弱,所以在经济效益与潜力上也与山东、辽宁、天津的差距较大。提升山西、内蒙古的技术创新能力,缩小环渤海地区经济差距,就要强化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创新,完善区域技术支撑体系。同时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3)技术效率因子的排序某种程度上表示了本省市对科技投入的利用情况。天津、北京排名靠前,其因子得分均大于0,其次是内蒙古,因子得分小于0,这表明了这三个地区的技术产出与经济效率较好。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天津、北京主要得益于高技术新产品产值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贡献,而内蒙古则得益于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人均GDP的贡献。综上,北京、天津应保持并巩固现在的创新能力,保证技术的有效产出。此外,内蒙古尽管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落后,但目前的主要产品仍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内蒙古应在注重这方面的发展的同时,提高技术产出的效率。 2.2 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贡献度的空间计量分析 2.2.1 技术进步的概念与测定指标 关于技术扩散的测定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采用研究与开发经费,有的学者采用专利数,还有的学者采用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研究与开发经费来测定技术扩散的效应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但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数据很容易获得,所以很多学者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技术扩散效应状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国经济学家逐步把研究与开发经费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投入强度。相比较研究与开发经费,专利数据也容易获得,然而采用专利数据作为指标也存在若干缺陷。首先,一项简单的专利并不能全面测定技术水平;其次,是否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申请专利取决于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决策,可以说,很多技术并不一定申请专利;最后,如果技术的某一部分是不可描述的,这种技术就是无形的,至少是不完整的。所以仅仅依靠专利数据不能完全解释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这只是影响地区技术进步的一个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全要素生产率来测定技术扩散的实际效果。 全要素生产率是测定技术进步的一种引申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效率,可用数学模型来定义,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事实上,采用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就会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公式,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中,最困难的问题是确定投入要素的权重。一般的方法就是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求得。 2.2.2 基本模型 为了定量研究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本文的研究采用了Coe & Helpman(1995)[7]的贸易溢出模型(简称CH模型)。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2.2.3 模型扩展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对CH 模型的变量重新定义,并对CH 模型进行扩展。首先,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改进:在研发资本存量单一路径下,再将发明专利申请溢出引入模型。其次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改进:在贸易进口路径下,将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引入模型。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研发存量对环渤海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横截面(区域)的不同个体之间,所以假定时间序列参数齐性,且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即参数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则扩展模型为: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2.2.4 模型检验与优化 2.2.4.1 FDI 与贸易进口溢出效应的检验 由于FDI 和贸易进口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因此首先应分别检验FDI和贸易进口对环渤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确定其滞后期数。则建立回归方程为: 当期:(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滞后一期:(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滞后二期:(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首先进行各回归方程的F检验[10],如表6所示,各方程的 值均小于临界值,表明所有方程中各省市的截距和系数均相同。 表6 单一路径下回归方程的F检验结果 回归方程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根据F检验结果,可计算得到单一路径下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单一路径下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回归方程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2.2.4.2 计量回归模型 从表7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进口滞后一期、FDI当期的溢出效应对环渤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最大的。根据FDI与进口贸易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建立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贡献度的计量回归模型为: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2.2.5 实证计算与结果分析 根据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贡献度模型,可得到其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 (注:鉴于本栏目无法输入数学公式或图片,因子分析的模型请详见上传的论文文档。) 从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贡献度的计算结果来看,研发资本存量溢出对区域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最大,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两条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的技术进步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进口贸易的溢出作用在统计上还比较显著,这表明进口贸易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比较显著。再比较国内和国外的技术扩散路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国内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明显大于国外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 3结论与建议 经过实证检验和分析,环渤海区域各省市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北京、山东两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在环渤海区域中处于领先位置。为了促进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其他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效益 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来看,环渤海区域中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的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山西、内蒙古两省区的技术创新效益水平落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溢出产生的作用。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益,就必须在这些省市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效果。 (2)加强技术转移力度,促进区域间技术扩散 经过分析发现,环渤海区域中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呈现一定的梯度,形成了以北京、山东为核心,向中部天津、河北两省市,再向外到辽宁、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技术发展层次。为了提高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的整体发展水平,应当加大北京、山东两省市的先进技术向环渤海区域其他省市进行转移和扩散的力度,同时也鼓励环渤海区域中落后地区积极吸收我国先进地区的技术扩散,从而促进先进技术的流动和转移。各条技术扩散溢出路径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都为正,也即是这些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都能促进环渤海地区的技术进步。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环渤海地区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心,但由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些产业已经失去比较优势,又有一些产业需要进行优化调整,这就要求环渤海区域应当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技术创新的效果和效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全面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4 参考文献 [1]Fa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 66-83. [2]Chow G and Lin A.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30): 507-530. [3]Wang Y, Yao Y.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14): 32-52. [4]颜鹏飞, 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4(12): 55-64. [5]赵伟, 马瑞永, 何元庆.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 2005(7): 37-42. [6]岳书敬, 刘朝明.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经济研究, 2006(4): 90-97 [7] Coe, David T., and Elhanan Helpm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Vol.39 (May). 859-887.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环渤海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环渤海区域技术进步贡献度的计量分析 3、根据环渤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贡献度的研究结果,结合环渤海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状况,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从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效益、技术创新效率三个方面来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选取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国外在华专利申请量、国内GDP、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从国际和国内两种技术溢出路径来分析环渤海区域技术进步贡献度。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山东,共五省二市,这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新出现的我国北方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环渤海区域的技术进步状况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品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状况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中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呈现一定的梯度,形成了以北京、山东为核心,向中部天津、河北两省市,再向外到辽宁、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技术发展层次;在技术进步贡献度的影响方面,国内技术扩散路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大于国外技术扩散路径的溢出作用,并且国内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环渤海地区技术进步起着主导作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 (1)“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Bohai Rim Region” (2)“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Bohai Rim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2、参加2次国际学术会议研讨: (1)2010年8月22日:2010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武汉) (2)2010年12月26日: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天津)

参考文献

[1]Fa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 66-83. [2]Chow G and Lin A.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30): 507-530. [3]Wang Y, Yao Y.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14): 32-52. [4]颜鹏飞, 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4(12): 55-64. [5]赵伟, 马瑞永, 何元庆.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 2005(7): 37-42. [6]岳书敬, 刘朝明.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经济研究, 2006(4): 90-97 [7] Coe, David T., and Elhanan Helpm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Vol.39 (May). 859-887.

调查方式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上,有很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Michael Fritsch(2002)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测量和比较了11个欧洲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质量。Asheim,Bjorn T.Isaksen,Ames(1997)根据中心—外围模式以挪威为例进行分析,把挪威分为三个区域分别讨论其政策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另外,萨克森宁对比研究了美国硅谷和美国东北部128号公路地区的技术创新集群,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特征;哈森克和伍德研究了德国耶纳光学工业集群和慕尼黑电子产业集群,同时指出了高技术产业的地理聚集并不一定导致区域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及区域技术创新现象;巴斯对以政府主导为特色的日本研究园区进行了研究;郝麦尔比较研究了欧洲老工业区技术创新与重建,同时实证分析了德国北莱恩—威斯特发里亚地区的技术创新;库克研究了英国威尔士地区技术创新系统。马尔塞斯和沃斯潘根实证研究了欧洲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 国内王海山(1993)、远德玉(1994)、曹崇延和王淮学(1998)、杨宏进(1998)、郑春东(1999)等学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指标体系的理论设计。孙细明等(2003)对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朱立民等(2004)基于经济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察志敏等(2004)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