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国贸专业学生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过程控制能力提升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课题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独特性,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理论,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构建了一个高新技术产品购买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再具有贴现因子及破裂风险影响下均衡的变化,通过对破裂风险主观概率的改进得到唯一的子博弈完美均衡。
详细介绍:
本课题旨在加强学生在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综合控制能力,包括对高新技术产品信息情报的分析处理能力,对高新技术产品合同利益的估算能力,对高新技术产品谈判目标的跟踪控制能力以及对谈判各方的协调能力等。同时结合我校的专业特色,通过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搜集相关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资料,咨询走访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专家,参加商务谈判大赛,锻炼学生在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的过程控制能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旨在加强学生在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综合控制能力,包括对高新技术产品信息情报的分析处理能力,对高新技术产品合同利益的估算能力,对高新技术产品谈判目标的跟踪控制能力以及对谈判各方的协调能力等。同时结合我校的专业特色,通过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搜集相关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资料,咨询走访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专家,参加商务谈判大赛,锻炼学生在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的过程控制能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利用谈判讨价还价模型为基础,加入了针对技术贸易谈判的考量因素与数据,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创新的采用了建模将所研究课题量化,使其易于操作,研究结果更清晰,将研究结果代入实际谈判比赛中去运用,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属于对课题研究的很好的检验,也是本次研究的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对于指导国际贸易高新技术产品谈判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我国是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大国,但由于我们对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价格和内涵掌握不够,经常会出现引进技术的价格过高、技术价款支付不当、引进技术效益不佳的现象和问题,中国企业在国际谈判中经常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对国际贸易和商务谈判而言,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和谈判是其中难度最大、对谈判者的专业水平要求最高的业务。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北京市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和主导产业,正在规划中的产业基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擅长于高新技术产品谈判的人才正是北京市未来发展所急需的。本文从谈判过程控制入手,分析高新技术产品谈判过程中目标控制、计划控制、信息控制、分工与协调配合机制控制、利益控制的方法,进一步对高新技术产品谈判过程中综合控制能力和协调支持系统进行研究。本文还通过构建了一个高新技术产品购买的动态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讨论了在具有贴现因子及破裂风险影响下均衡的变化,通过对破裂风险主观概率的改进,得到了唯一的子博弈完美均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得到一个研究成果,《基于破裂风险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博弈分析》,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已整理成文,并已在威海2010国际统计与管理工程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1篇,已被ISTP检索,待被EI检索。

参考文献

[1]A.Rubinstein,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Econometrica,1982,(50):97~109. [2]K.Binmore,A.Rubinstein and A.Wolinsky,The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in Economic Modeling[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17):176~188. [3]M.Osborne and A.Rubinstein.Bargaining and Market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0:69~90. [4]M.G.Coles,A.Muthoo,Strategic Bargaining and Competitive Bidding in a Dynamic Market Equilibrium[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8,(65):235~260. [5]A.Muthoo,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to Bargaining Theory[J].World Economics,2000,(1):145~166. [6]Gianni De Fraja,A.Muthoo,Equilibrium Partner Switching in a Bargaining Model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0,(41):849~870. [7]M.G.Coles,A.Muthoo,Bargaining in a Non-Stationary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3,(109):70~89. [8]A.Wolinsky,Matching,Search and Bargaining[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7,(42):311~333. [9]张国琪:国际技术转让价格讨价还价模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PP72-73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Rubinstein(1982)运用策略性方法建立起非合作讨价还价理论模型的先驱,建立了无限期界的完全信息轮流出价讨价还价模型,证明了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问题有唯一的子博弈完美均衡 Binmore 和Rubinstein (1986)在研究完全信息轮流出价讨价还价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提出讨价还价破裂风险(risk of breakdown)的概念,Osborne 和Rubinstein (1990)在研究市场问题的过程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Muthoo(1998)在研究具有破裂风险的讨价还价模型时,继续沿用了Rubinstein的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都认为一个讨价还价并不是总能达成协议的,讨价还价过程在每个时点都存在着破裂的风险,谈判会以随机的方式破裂。即使一个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了协议,但在谈判的过程中,破裂的风险也是时刻存在的,并影响谈判双方的在各阶段的出价和参与者最终支付。 Muthoo(2000)将谈判破裂的风险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外部选择的原因;第二,由于谈判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随机因素的影响。 Coles和Muthoo(2003)证明,在一个有若干个买者和若干个卖者的单一市场上,参与人 和参与人 进行讨价还价,竞争因素是谈判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参与人 ,从任一时点 之后,每个 时段内平均有 个参与人 的竞争者有可能与参与人 动态匹配成功并达成协议,同时导致参与人 退出谈判,从而引起参与人 和参与人 的谈判破裂,这遵从比率为 的独立泊松过程。 张国琪(2007)对破裂风险的主观概率进行了修正。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