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小类:
管理
简介:
当前关于我国灾难危机应对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对民间力量中的宗教力量危机应对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对于宗教作用的研究多是由社会学、哲学、宗教学来完成的,占绝对多数的论文是对宗教救灾行为的简单报告性地罗列,缺乏对其行为深层性地分析。从成熟公民社会地区的救灾经验看,宗教力量救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突出的作用。本文选择宗教力量救灾进行研究弥补了当下危机应对热点问题中,对作为社会参与力量之一的宗教关注的缺失。
详细介绍:
当代,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各国面临纷繁复杂的危机与挑战。无论是自然灾害的冲击还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类冲突,危机应对成为各领域、各组织、各国家的重大任务之一。在危机应对、危机管理研究与实践中,主要世界趋势是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互补协调的综合型应对体系。纵观各国,现行危机应对成效较好并具有可持续性、良性发展的国家皆为公民社会较为成熟,各社会力量广泛积极主动有效参与的国家,从...(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 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公共危机应对中的社会参与及其机制建设是危机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我国危机应对中社会参与明显不足。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系统分析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参与的现状、特点、作用、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和促进宗教力量作用发挥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社会参与机制的完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分析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中宗教力量参与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及其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宗教力量进行危机应对的相关建议,并创造性地建立针对信教群体中不同层次人群的具体救灾行为方式策略,以发掘参与潜能,扩大参与基础,推动不同社会参与主体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宗教救灾力量作为在汶川地震中崭露头角的新兴事物,无论社会对其是否接受或是质疑,在当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政府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引导防止其因无序而混乱的状态出现。现阶段我国危机应对中是以政府力量为主,但从时间上讲政府力量救灾并不能覆盖危机应对的整个过程,空间上讲也不能覆盖各个区域,所以需要公民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对宗教救灾力量的培育和引导有利于社会综合危机应对体系的建立,更利于统战和团结。

作品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灾难危机应对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关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社会综合性灾难应对管理系统的深入研究,其中更缺乏对民间力量的重视,而民间力量中对我国宗教危机应对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对于宗教作用的研究大多是由社会学、哲学、宗教学来完成的,占绝对多数的论文是对宗教救灾行为的简单报告性地罗列,描述其救灾功绩,缺乏对其行为深层性地分析。本文将宗教力量应对灾难危机的行为...(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台]蔡志鸿:“多一点公民社会,少一点激情眼泪——从《灾害管理学:地震篇》一书谈官民协力之应急管理”[Z].载于《中国非营利评论》。 2、秦倩:宗教公益信托:宗教组织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新模式[Z],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2期。 3、“佛教在行动”,来源:埃德蒙顿华人社区 。 4、红十字、红新月运动及非政府组织灾难救援行动准则(The Code of Conduc...(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实地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深入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擂鼓镇及安县地区进行实地访问,发放调查问卷,深入灾区群众,走访当地民族宗教事务局,并到北川县擂鼓镇圆通寺、绵阳市安县飞鸣禅院,与两寺庙主持进行对话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关于我国灾难危机应对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对民间力量中的宗教力量危机应对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而对于宗教作用的研究大多是由社会学、哲学、宗教学来完成的,占绝对多数的论文是对宗教救灾行为的简单报告性地罗列,描述其救灾功绩,缺乏对其行为深层性地分析。从成熟公民社会地区的救灾经验看,宗教力量救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突出的作用。本文选择宗教力量救灾进行研究弥补了当下危机应对热点问题中,对作...(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