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宁夏六盘山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地处西北内陆,但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特别是以六盘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00年,国家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的建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肯定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旅游业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本作品对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以六盘山扶贫旅游的典型区域泾源县为实证调研对象,从扶贫旅游的宏观经济效应、就业影响、社区参与及增权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当地扶贫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扶贫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详细介绍:
本作品旨在研究国家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旅游扶贫的效果究竟怎么样、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问题。作品以旅游经济影响理论为指导,对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及经济影响进行调研,选择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扶贫效果显著的泾源县冶家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的方法,从扶贫旅游的宏观经济效应、就业影响、社区参与及增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旅游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是通过计算近几年泾源县的旅游增加值来分析扶贫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产业带动效应,进而评价扶贫旅游对当地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扶贫旅游成为六盘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6-2008年旅游业增加值对当地GDP的贡献率均达到7%以上,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研究旅游对当地居民就业影响是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利用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的测试度公式计算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率、利用线弹性模型计算旅游就业弹性,然后用旅游直接就业人数、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率和旅游就业弹性三个指标来评价旅游扶贫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泾源县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在1000人以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率维持在20%左右,2001-2008年旅游就业弹性系数为0.55. 研究扶贫旅游社区参与及增权,主要研究当地居民社区参与程度,以及从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四个维度来研究社区增权。研究结果表明,泾源县冶家村社区参与程度低,但是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社会增权。 本研究为民族地区扶贫旅游提供了开发思路,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将有利于六盘山区扶贫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品图片

  •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 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实证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旨在研究国家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旅游扶贫的效果究竟怎样、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问题。作品以旅游经济影响理论为指导,对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及经济影响进行调研,选择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扶贫效果显著的泾源县冶家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的方法,用数据模型,分析了扶贫旅游的社区参与及增权、旅游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就业等影响,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通过调查方法和分析手段来体现。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问卷明确、合理、便于分析;访谈全面、透彻、有效。分析借助于计算机,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先进性:1.扶贫旅游起步晚、研究少,调研具有探索性;2.针对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独特之处:成功将旅游与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研究旅游的经济影响来研究其是否对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六盘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旅游扶贫的实施战略与策略。这对于六盘山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和方式提供典型示范。

作品摘要

本作品以旅游经济影响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及经济影响进行调研,选择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扶贫效果显著的泾源县冶家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的方法,从扶贫旅游的宏观经济效应、就业影响、社区参与及增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旅游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是通过计算近几年泾源县的旅游增加值来分析扶贫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产业带动效应,进而评价扶贫旅游对当地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旅游对当地社区居民就业影响是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利用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的测试度公式计算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率、利用线弹性模型计算旅游就业弹性,然后上述三个指标来评价旅游扶贫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扶贫旅游的社区参与及增权是通过对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扶贫旅游的程度及经济增权、心理增权、政治增权、部分社会增权等社区参与及增权进行研究,从分析受益主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评价当地扶贫旅游的发展状况。 通过深化对旅游扶贫的认识,结合当地旅游扶贫开发机制,较为全面地分析扶贫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指出当地在发展扶贫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伟.旅游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1). [2]肖星.中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探索[J]. 开发研究, 1999,(02) [3]郭伟, 李树峰. 旅游扶贫开发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河北省为例[J]. 统计与决策, 2001,(03) [4]冉斌. 以旅游扶贫开发促县域经济发展[J]. 经济纵横, 1998,(02) [5]孟宪文, 秦作栋, 薛占金. 山西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6]伍延基. 国内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几个战略问题[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03) [7]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 2003, (6). [8]夏杰长. 李勇坚, 姚战琪等.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5. [9]张小利.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分析------基于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J].江淮论坛,2007,(4).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的经济研究和影响研究中,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随后出现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研究中。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放在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上,包括就业、经济增长、贡献、外汇赚取、私人部门投资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旅游对接待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社区旅游等成为这一阶段旅游研究的主流,而对贫困人口获利和消除贫困的研究包含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其理论和实践内容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线路景点较近,选择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的道路,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这些地区的成功案例引起了旅游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以贵州省旅游局为代表的一些省级旅游局认真总结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口号。旅游学界也开始对旅游扶贫的含义、模式、功能、经验和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关旅游与贫困的研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如旅游扶贫的意义、政府的重要作用、社区参与的核心地位、乡村资源的基础地位等得到广泛确认。但是总体而言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对象上,没有将贫困人口作为研究的核心;在研究方法层面,大量的定性研究集中在探讨定义、概念和旅游的一般性影响,缺乏深入的旅游扶贫定量研究。 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在当今学术界,国外的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旅游开发对贫困地区消除贫穷的作用。目前,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探索起挖掘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我国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帮助落后的民族地区居民脱贫致富,缩小同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而扶贫旅游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究竟怎么样,还有待检验。本文以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对当地居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为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