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小类:
教育
简介:
随着中小学教学布局结构的调整和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农村小学中寄宿、半寄宿制小学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小学教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是希望更好地利用稀缺资源,提高中心小学设施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虽然并校为被合并的小型学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接触大学校较好的教师和设施,但与此同时,农村小学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对于提供食宿的学校,由于食堂管理人员缺乏有关营养的知识,宿舍管理员缺乏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 本文以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调查和体检收集的数据为基础,用Stata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从学生营养摄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三方面入手,对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找出造成二者之间差距的可能性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文章的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详细介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迅速下降,出生率的降低导致当前的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骤减,学校的学生总数也在逐年递减,大量农村小学被撤并,学校数量也随之减少。2005年全国32万个农村小学中,目前正以每年2万5千所的速度减少,这些被撤并小学的学生不得不到寄宿、半寄宿制学校就读,2007年住校生的人数甚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40%以上。陕西省农村小学数量从2000年的32400所减少到2007年的17000所。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形成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到2006年底已经超过2000万。这些儿童的生活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上学问题。那么我们的寄宿制学校是否能够满足这样急剧增长的需求? 自2004年起,国家财政每年投资上百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以希望能够较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地方各级财政也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农村寄宿小学建设。党的17大提出的十大惠民政策中,强调要促进农村寄宿学校建设。然而大量的投资是否就一定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呢?2007年6月,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西北大学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陕西省随机抽取了10个县共33个乡,对样本乡内的144所完全小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普查。根据普查结果,随机选取了10所寄宿制小学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机干预 实验研究。在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国家的投资大多集中于学校硬件的建设,尽管大部分学校都有了漂亮的教室、操场,但统计的数据显示,在144个样本学校中,有宿舍的学校数从2003年的45个增加到2007年的65个,有食堂的学校数从2003年的51个增加到70个,均不超过50%的比例。2007年,在供应晚餐的55个学校食堂中,仅有35%的食堂有荤菜供应,而且在供应荤菜的食堂中,每周平均供应还不到2次。一个值得重视的事实是,有很多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饮用开水。由此我们看出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吃饭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此作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陕北、陕南十所寄宿制小学,对全校1—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做了体检,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高和心理健康的角度着手,以实地调查数据和深入访谈为依据,了解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摄入状况,通过描述和比较分析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在饮食、身体、心理方面的区别,多方面研究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摄入和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和措施。希望能够为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性的结论和经验。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差距的建设性措施。如对宿舍管理员进行培训、对食堂管理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推动社区家庭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寄宿小学生提供特殊心理和文化辅导等。

作品图片

  •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体、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了解陕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现状,找出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的方法,促进寄宿制学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思路: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身高和心理健康的角度着手,通过描述和比较分析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在饮食、身体、心理方面的区别,多方面研究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营养摄入和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调查的科学性体现在: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数据和得出的结论都来源于实际调查。 调查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样本选取方法上。在目前的调查研究中,主成分分析法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是比较先进的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调查的独特之处表现为:研究的视角新颖,以农村小学寄宿生的身心健康为研究出发点;研究结论新,目前还没有普遍的、大规模的、定量的研究我国寄宿制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项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保证良好的基础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合格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我国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寄宿制学生饮食营养状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这不仅对他们现阶段的快乐成长和学习成绩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他们以后的发展。本调查试图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方法,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作品摘要

随着中小学教学布局结构调整和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农村小学中寄宿、半寄宿制小学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陕西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由于并校进程很快,2002年陕西有小学32000所,2006年底合并到18000所。这就大大增加了对学校寄宿管理的需求。 此作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陕北、陕南十所寄宿制小学,为全校1—5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同时对他们进行了饮食状况和心理方面的测试,统计描述了寄宿小学生与非寄宿小学生的饮食状况、身体状况和心理发育进行了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并指出缩小差距的建议性措施。如对宿舍管理员进行培训、对食堂管理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推动社区家庭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寄宿小学生提供特殊心理和文化辅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基于本研究所写的报告《保证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在校学生巩固率:改善小学合并后食宿的试验项目》在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举行的学术年会上发布 2009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3版专版刊登报道,名称是《这些学生的正常发育为何“迟到”?》

参考文献

1.庞丽娟,韩小雨,2005,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教育学报》,2005,第1卷,第8期,90-96。 2.Gajdos, J., Kurt Gedrich, Zelimir Kurtanjek and Georg Karg, 2004,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utritional situation in Croatian boarding schools, Food Service Technology,4, 53–67. 3.范先佐,2006,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1期,26-29。 4.中华人特农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年鉴,2003,2006,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新闻网,2008,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纪实。 6.熊向明,2007,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查分析,《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50-53。 7.冉云芳,王一涛,2007,教学点:何去何从?---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一项质的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5期,32-34。 8.赵海萍,张惠英,2004,银川市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营养情况调查,《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6卷第6期,422-424。 9.李菊花,华金中,朱晓明,2001,杭州市某寄宿学校儿童膳食营养素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1,13,4,29。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就寄宿制小学生饮食问题,国际上有很多相关研究,但很多都和我国情况不太一样,其中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私立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Manson et al.,2006, Little et al, 2005),也有一些研究探讨影响寄宿学生表现的因素(Schmid and Bar-Nir,1997,2001)。笔者还未发现国际上有对中国寄宿制学校的相关研究。 国内有一些研究,但是主要是一些描述性的分析和个案研究,很少有关于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周晓彬等,1999;赵海萍与张惠英,2004;唐振柱等,2007;杨清兰,2007), 比如,部分研究指出学生寄宿后引致子女教育费用增加,结果导致农民家庭无力承担并进而引起学生身体发育所需营养得不到很好保障(庞丽娟,韩小雨,2005;范先佐,2006;熊向明,2007;冉云芳,王一涛,2007)。另一些研究对寄宿学生的膳食和营养等问题作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如刘玉平(2002)的分析指出做好膳食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营养食谱的制定、课间餐配比、膳食花样、质量和卫生等。还有一些研究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情感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实施策略。如周芳(2004)的分析提出一些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施策略。此外,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也不少。赵海萍,张惠英(2004)的研究分析了宁夏一个寄宿学校学生的营养情况,指出学生营养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平衡,需要改善膳食结构,李菊花等(2001)和郑曼盈(2001)的研究也指出了相似的问题。叶尚侃,石峻(2004)和徐金尧等(2007)的研究从儿童发育的角度分析了民办高标准寄宿学校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研究表明这些民营高标准寄宿学校学生身体发育情况较好,大部分身体发育指标甚至比公立走读学生好。很少有人大规模的对寄宿制小学学生饮食、身高、心理进行研究,并从学校饮食管理的角度定量的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