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枣庄市徐庄土地合作社调研报告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土地合作社是带动土地流转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山东省枣庄市徐庄土地合作社的调研,获取了大量原始数据和基础材料,研究分析了合作社的成立动因、运营机制以及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和前景预测,建立多项逻辑回归分析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模型)探究了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政府制定和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以及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 详细介绍:
- 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土地合作社是带动土地流转的重要载体。徐庄土地合作社是山东省首家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也是全国首家经工商注册的土地合作社,为全省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推动全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示范价值。 此次调研自2008年11月起历经近半年时间,获取了大量原始数据和基础材料,通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一手数据为主、二手数据为辅,分析合作社的成立动因和内外部运营机制,研究土地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建立Multinomial Logistic 模型(多项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中是否有外出务工者、家庭务农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家中是否有老弱病残需要照顾、家庭土地面积等9个因素。 此次调研着眼于对政府制定和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政府应该首先合理规划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经营面积;还应从财政、信贷、科技等多方面给予合作社政策支持,并做好对合作社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而为合作社经营规模的扩大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合作社也要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不仅须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而且应为社员提供多项技能培训以成功转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以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与壮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对山东省首家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探索性研究,将对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示范价值。 作品从合作社成立动因及其内外部运营机制、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等多角度深入研究,并对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合作社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一、徐庄土地合作社是全国首家工商注册的土地合作社,本作品对其成立动因、内外部运营机制以及深远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具有开拓性;二、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用一手材料说话,使作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三、建立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作品具有先进性;四、针对山东省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更能体现此次调研的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山东省枣庄市成立了徐庄土地合作社,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示范价值。此次调研为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及完善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样本,各级政府部门、合作社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转秩序,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作品摘要
- 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经济规模化、市场化方向运作,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土地得以更好的利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从徐庄土地合作社的现状可以看出,土地规划范围过小,政府扶持不力,尤其是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不能满足该合作社发展的要求,这是推动土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各级各类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财政、金融支持要积极到位,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尽早尽快地实现土地规模化,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基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在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哲学社会科学类第一名,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参考文献
- [1]刘怡、陈焕然、陈国富,“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发展》,2009. 1。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8,第12期。 [3]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调研组、宁新田,“土地合作社:一种新的农地经营模式——徐庄土地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第2期。 [4]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第5期。 [5]张忠明、钱文荣,“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8,第3期。 [6]汪力斌、李欧、李凌,“对农民专业性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研究”,《农村经济》,2006,第8期。 [7]钱长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嘉兴为例”,《农业经济》,2006,第8期。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针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市场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乡村治理机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在《土地合作社:一种新的农地经营模式——徐庄土地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对徐庄土地合作社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通过土地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经营的不足之处,可以实现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农民在市场中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利于实现大幅增收。 魏瑞斌、程刚在《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市场环境的培育和完善》一文从农村市场的基础设施、政策和法律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信息环境、科技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市场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培育和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市场环境的举措。 张忠明、钱文荣在《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建立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对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近40%的农民具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 但其余部分农民并没有这方面欲望。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农业经营者老龄化现象是导致规模经营意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规模经营意愿低的最根本动因。 汪力斌、李鸥、李凌在《对农民专业性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研究》依据在安徽、山东、四川、山西、宁夏、河北等地对农民专业性合作组织的调查, 对农民专业性合作组织的发育环境和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郭红东、蒋文华的《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_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通过建立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模型,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的文化水平、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和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