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全血聚集法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研究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作品紧密结合临床,为临床心血管科医师筛选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提供有意义的重要参考数据。
- 详细介绍:
- “阿司匹林抵抗”已被学术界提出多年,部分研究证实,其与冠心病患者的血栓事件密切相关。然而,对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发生率,尚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一临床热点,本研究利用WBA探讨了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优选诱导剂、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表明,低浓度胶原(1 µg/mL胶原)在检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中敏感性较高。在1 µg/mL胶原诱导下,104例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6.5%。 综上,本作品创新性强,临床实用价值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1)利用全血聚集法(WBA)探讨检测阿司匹林效应的优选诱导剂;(2)在优选诱导剂刺激下,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基本思路:首先,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与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组。WBA检测下,分别利用胶原和ADP做诱导剂,检测其血小板聚集性,探讨诱导剂优选。其后,优选诱导剂刺激下,检测104例阿司匹林治疗的UAP患者中抵抗的发生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对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发生率,尚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一临床热点,本研究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探讨胶原和ADP在检测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中的作用,这在既往很少被研究。在比较所得出的优选诱导剂刺激下,率先在国内外利用WBA评估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这为临床筛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患者的方法学选择、定义标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研究利用常规、简便的WBA,首先对评估阿司匹林反应性的诱导剂进行探讨,鉴定出优选试剂,进而在优选试剂的刺激下,检测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较既往研究,本作品验证了WBA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并在诱导剂的选择方面,提出胶原有助于鉴定阿司匹林抵抗,进而将胶原用于临床筛选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这在方法学和临床实践方面,均为心血管科医师临床鉴定阿司匹林抵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 目的 利用全血聚集法(WBA)探讨检测阿司匹林效应的优选诱导剂,并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方法 实验一,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与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组。WBA检测下,分别利用胶原和ADP做诱导剂,检测其血小板聚集性,探讨诱导剂优选。实验二,在优选诱导剂刺激下,检测104例阿司匹林治疗的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一:与正常组相比,胶原诱导下,ASA组和ASA+C组的血小板聚集性均显著受抑,两组之间无差异。ADP诱导下,ASA+C组与ASA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显著受抑,而ASA组和正常组之间无差异。因此,胶原可作为检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优选试剂。实验二:在1µg/mL胶原和2µg/mL胶原诱导下,104例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36.5%和49.0%。结合一致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及计算敏感系数进一步鉴定出,低浓度胶原(1µg/mL)可作为检测阿司匹林抑制效应的优选诱导剂。结论 1µg/mL胶原可作为检测阿司匹林效应的优选诱导剂,利用其做诱导剂,UAP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6.5%。
获奖情况
- 本作品主要内容分别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和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以论著形式刊登,该两种期刊均为英文SCI收录期刊,其2008年影响因子分别为2.007和2.198。 1.Jiabei Li, Hongmei Dong, Zhao Jian, Xiaojing Wu, Xiaohui Zhao, Shiyong Yu, Lan Huang. Responsiveness to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whole blood aggregometry. Int J Clin Pract 2009;63:407-416. 2.Jiabei Li, Zhao Jian, Lan Huang, Hui Guo, Junfu Huang, Dehui Qian, Weiling Fu, Aimin Li, Yaoming Song. Comparison of collagen versus adenosine diphosphate in detecting antiplatele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iomed Pharmacother 2008;doi:10.1016/j.biopha.2008.10.004. (现在线刊登)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 1. Pamukcu B. A review of aspirin resistance:definition, possible mechanisms, detection with platelet function tests, and its clinical outcomes.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7;23:213-222. 2. Poulsen TS, Kristensen SR, Korsholm LK, et al. Variation and importance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know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romb Res 2007;120:477-484. 3. Chen WH, Cheng X, Lee PY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 and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Med 2007;120:631-635. 4. Gum PA, Kottke-Marchant K, Poggio ED, et al. Profile and prevalence of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Cardiol 2001;88(3):230-235. 5. Cattaneo M. Laboratory detection of ‘aspirin resistance’: what test should we use (if any)? Eur Heart J 2007;28:1673-1675. 6. Ivandic BT, Giannitsis E, Schlick P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spirin responsiveness by use of whole blood platelet aggregometry. Clin Chem 2007;53:614-619.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死亡和致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 ASA)广泛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其可使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肌梗死、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降低35%和18%。然而,部分患者尽管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但仍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这一现象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证实它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呈独立相关。因此,阿司匹林抵抗的检测和判定在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阿司匹林抵抗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有:光学聚集法、WBA、血栓素的测定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00等。目前WBA已经成为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常规方法。该方法学原理是在诱导剂刺激下,检测插入全血中一对电极之间电阻抗增加值,其值与样本中血小板聚集量呈正相关。与其他抗血小板效应检测方法相比,WBA具有一定的优势:1)耗时短;2)使用全血做样本,使检测更接近生理条件,包含了RBC和WBC等可以调节血小板功能的细胞;3)不需要离心,避免对样本中血小板的损伤;4)与体内血小板功能相关性好等。Ivandic等在WBA检测下,研究了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疗的258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胶原诱导下,245例患者中有24例(10%)6分钟电阻值>8Ω,被判定为阿司匹林抵抗。最近,Lordkipanidze等利用WBA研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后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8.0%。综上,本研究将WBA作为主要的方法学,用于鉴定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 然而,检测过程中涉及诸多因素,包括诱导剂的优选等,也是导致至今无统一的检测手段的原因之一。胶原和ADP是目前评估抗血小板药物效应中最常用的两种诱导剂。本研究利用WBA,比较胶原和ADP在检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中的作用,旨在探讨评估阿司匹林抵抗的优选诱导剂,进而检出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