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作品配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发展,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视角,针对基层县支中心,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对陕西省基层地区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调研小组通过调研发现,国家和省级各部门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软硬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县支中心服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多方面问题突出,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充分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价值,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针对县支中心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作者通过科学分析资金、资源、网络、人员四个制约县支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提出了几点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此文可为政府部门深入建设、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详细介绍:
本作品配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发展,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视角,针对基层县支中心,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对陕西省基层地区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调研小组通过调研发现,国家和省级各部门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软硬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县支中心服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多方面问题突出,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充分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价值,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针对县支中心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作者通过科学分析资金、资源、网络、人员四个制约县支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提出了几点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此作品大致分为6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国家文化共享工程的整体状况和陕西省的建设实施现状。 2.第二部分为调研的意义和过程,详实记述小组调研的思路和过程。 3.第三部分深入介绍了我省在建设文化共享工程过程中的精心准备和巨额投入。展现“高投入”的背景。 4.第四部分讲述实地调研所发现的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服务现状。以三个真实现象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现文化共享工程“低产出”的现实情况。 5.第五部分科学分析了造成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现状的深层原因。使读者能够清晰、全面的了解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 6.第六部分调研小组针对基层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进一步完善文化共享工程。 此文可为政府部门深入建设、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作品图片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县支中心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弥补陕西地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调查的空白,通过对陕西省基层地区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引导人们了解文化共享工程、进而关注这一惠民工程;反映基层的真实实施情况,以探究影响工程进展的必然和偶然因素;以便于总结前期经验,促进该工程的后续发展;进为相关部门深入建设、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选题方向具有先进性。党和国家对于文化信息产业和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 2、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利用统计学知识、信息论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分析数据,提出对策建议。 3、团队成员组成结构较为科学,文理结合。 4、指导老师杨玉麟教授是信息领域内的权威,对调研可以给予全局性指导。 5、主要针对陕西基层地区,研究方向明确突出,解决具体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本调研所得数据真实可信,可为文化共享工程管理部门了解陕西省县支中心进展状况提供参考。所撰写的论文提出的对策及建议富有建设性,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为我们了解县支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实施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的材料,也为政府制定下一步政策提供参考材料。

作品摘要

本文配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发展,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视角,针对基层县支中心,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对陕西省基层地区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国家和省级各部门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软硬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县支中心服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多方面问题突出,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充分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价值,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针对县支中心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作者通过科学分析资金、资源、网络、人员四个制约县支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提出了几点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此文可为政府部门深入建设、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项目; 2.获陕西省第七届高新“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 获校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开展合作共建的通知》2007年 2.《陕西省试点工作资源建设申报书》2006年 3. 《文化部关于做好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8年 4.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2007年 5.中国政府网() 6.陕西文化信息网() 7.《关于我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情况的报告》2007年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信息资源作为近两年新兴的学术问题,在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专家学者针对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参考性和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信息资源共享更是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新型话题,它能很好的解决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因此,国家于2002年开始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陕西省成为国家第一批试点省份之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1+40"计划,即在建设1个省级中心的基础上,建设40个基层分中心;借助国家骨干通讯网,通过必要的资金投入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支持,在陕西省图书馆(省级分中心)的周围搭建起一个包括40个以上的县、乡、社区图书馆、文化站的网络系统并实现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 陕西省"共享工程"根据社会需求创建各类资源库,包括文化艺术理论研究、文化法规建设、民间文化、文化科技、艺术教育,文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史料、全省知名艺术家、艺术剧等,力争在5年内实现资源库总量达 1TB。 陕西省共有3个县级市,80个县,目前有凤翔县、眉县、泾阳县、华县、合阳县、定边县等6个县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县,仅占总体的7.2%。在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省分中心的不懈努力和各县图书馆的积极配合,截至2007年9月底,凤翔县、眉县、泾阳县、定边县4个县分中心及6个试点县的98个乡(镇)和154个村基层服务点建成并投入使用。 定期进行的检查验收对共享工程建设起到很好的监督指导作用,对“共享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查和绩效考评,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是使“共享工程”能够可持续发展,真正通过此工程的实施,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改善经济现状、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纵观国内,针对在农村 “共享工程”的建设现状的调查凤毛麟角,更遑论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学科成果。因此,本调研以“共享工程”为基点、以陕西农村地区为对象、以信息资源建设为视角、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专业的调研能力为依托,在国内学术领域尚属首创。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