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该问题受到了学界、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对省内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的两地区进行调研,将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中组织认同感的理论引入到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通过对调研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的科学分析,采用战略分析的方法对调研地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和战略规划,这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详细介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重心转移到城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社会保障水平不均衡,使得农民在社会分层中成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经济建设的深入开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全面发展进步的软肋。“从当前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享受当代发展成果的过程来说,农村无疑要发展。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强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农村发展无疑也具有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国的大多数农民还在从事农业生产,没有脱离手工劳动,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很大,农民仍然把自己称为‘受苦人’”。目前几亿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能否吃饱穿暖,而是如何切实增加收入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因此,扫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的障碍,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大量的事实证明,农民合作组织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西部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无论是在起步还是在建设、发展的规范性上,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都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课题组根据以下思路对省内的农民合作组织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调研,即: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当前时期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最后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方面经过详实分析调查给出可操作、实效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实地调研,创新性地引入组织认同感对当前农民合作组织进行研究,同时采取访谈、问卷调查、专家介绍、亲身实践等多种调研方式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和探讨,利用SPSS分析软件和SWOT战略分析工具,以一个新的视角剖析阻碍农民合作组织深入发展的各相关因素。 将组织认同感引入到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中来,在该领域中尚属前列,同时从组织认同感的角度也能够很好的解释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而利用战略分析的方法对调研地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机遇以及面临的劣势和威胁进行科学地分析,从而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以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对策研究中,考虑全面,从政府到社会相关的社会企业,从组织外部到组织内部,从国家立法到组织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组织决策者到普通成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 总之,本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研究视角具有新颖性的特点;研究内容具有广泛性,研究对策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所以,本作品对于省内以及整个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现实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

作品图片

  •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 西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根据分析结果,结合通海和元谋实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两地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战略分析,并提出有效政策思路和政策方案,以期对云南省及类似地区建设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 通过对调研地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情况和发展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运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从农民合作组织遇到的问题、组织环境和组织认同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在云南省农业厅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建议下选择调研对象,严格按照量化研究方法的程序设计研究方案和问卷以及编写结构性访谈提纲。 本研究严格按照量化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资料,以访谈对资料进行验证和完善,创新性地将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中的组织环境、组织认同感引入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以SWOT分析工具对通海、元谋进一步建设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战略规划,提升了研究成果价值和政策建议的有效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立足现实,通过科学的操作和调研,所反映的现实状况可资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课题组通过对调研地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战略分析,不仅展示了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也为调研地甚至全省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建设和发展思路;作为针对西部农民合作组织研究的成果,对于该领域及地域内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都具有独创和充实的作用和意义。

作品摘要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成为社会整体发展的瓶颈,农民生产的独立性与分散性,造成了集体行动意愿和能力的减低,这明显与市场经济规模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力量得以有效集中,从而实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根据现有的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等条件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从而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农村问题研究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通海县和元谋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实地调查,将组织环境、组织认同感等概念引入农民合作组织研究,指出云南省类似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在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组织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合理有效的匹配,从而形成推动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奖情况: 2009年第五届某省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作品竞赛一等奖。 2009年某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作品相关成果已在下列期刊发表: 1.《现阶段云南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 2.《当前云南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思路初探》,《法制与社会》2008 年10月; 3.《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 年10月。

参考文献

[1]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王景新.村与经济转轨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3]何国平.走向市场: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9 [4]赵维清.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4 [5]柳晓阳.农村专业合作社机制与职能转型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2005,9:10-12 [6]任保平,钞小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转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8:55-58 [7]金正庆,金水英.转型期农民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148-2149 [8]张宇,贾国雄.中国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关于转型的概念、内容与特点[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5:43-46 [9]仝志辉. 中国大陆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路径与未来发展:基于四个案例的分析[OL/J]. [10]杜吟棠: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和现状. 经济研究参考.2006,7.

调查方式

1.走访 2.问卷 3.现场采访 4.人员介绍 5.个别交谈 6.图片、照片 7.书报刊物 8.统计报表 9.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各专家学者对农民组织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三农”问题专家徐勇说:“农民合作以农民为主体,自愿为原则”;党国英说:要让民间组织承担政府的某些功能;刘登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9亿农民是一件好事,也是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农业企业制度完善的一个里程碑”,“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起来成为农户的必然选择。合作社是各国农民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浙江“瑞安农协”的成功已经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党和政府的认可,这宣告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在和即将成为未来农村治理的一种整合方式。 王景新的课题组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完整地界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中国乡村专业合作社、社区合作社、专业协会或专业技术协会、各类经济联合体、合作社之间组建的联合社等组织的总称,是中国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唐志强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较快,数量大规模扩张”、“总体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同时还指出: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多样化,组织制度复杂,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产业特征初露端倪。这是本课题研究立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运行、转型研究的重要基点。 目前国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仝志辉在对我国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后指出: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应当体现在“综合性”上,其综合性体现在组织业务范围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专业,而是多种业务的综合进行。何国平对法、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研究后,总结出国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趋势:第一,横向和纵向一体化发展;第二,公司化倾向加强;第三,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 当前大量的研究是着眼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的,对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是鲜见的。因此,从农村现实出发,对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进行研究,探索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战略选择,发挥其在破解“三农”难题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