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型构建与调查研究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是开展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为了改变目前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高上网率与低网络学习普及率三者之间“两高一低”的尴尬现状,本项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构,借鉴理性行为理论(TRA)与技术接纳模型(TAM),构建起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MABNLB)”。经过国内百余所所高校调查获得5243...(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是开展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高上网率与低网络学习普及率三者之间“两高一低”的尴尬现状,本项研究希望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构展开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借此寻找阻碍大学生从事网络学习的症结所在,为我国网络教育的推广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本项研究首先回顾网络学习与技术接受领域研究成果,...(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项目希望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展开研究,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基本思路分为三步:⑴ 模型构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特征,构建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⑵ 实证研究。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实证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模型拟合度校验。⑶ 对策研究。根据模型结构系数与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出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建议,作为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⑴ 研究方法上,将技术接受领域研究成果引入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领域,这在国内尚无先例。⑵ 研究内容上,融合理性行为理论与技术接纳模型,创新引入依从动机、规范信念与使用情境三个潜在变量,构建“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具有一定理论创新价值。⑶ 研究结论上,从网络学习资源使用者的学生角度,对高校设施建设、体制创新、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改善建议,这在国内相关研究结论中尚不多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项目面向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学习普及率偏低、网络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与国内高校调查数据,提出包括加强校园网络设施建设、优化网络学习资源内容、增加网络学习技能讲授、鼓励教师引导网络学习在内的四项针对性措施,并对部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相信这些来自学生、源于调查的对策建议,将会对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的相关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是开展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本项目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学习普及率偏低、网络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展开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 研究首先回顾网络学习与技术接受领域研究成果,分析特点与不足。接着尝试首次将技术接受领域研究成果引入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借鉴理性行为理论与技术接纳模型,并根据我国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特征,新建依从动...(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项作品于2009年6月获得第七届 “挑战杯”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二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en/uploadfiles/doe/2009/l/17/104126.doc,2008-12-31. [2]陈松娥,吴汉荣,李丽,等.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7,(11):989-990. [3] 唐景莉...(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1、实地问卷调查 2、网络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网络学习相关研究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学习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及更多的重视,网络学习行为研究成了的热点。 纵观当前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者针对既定特殊群体的网络学习特点展开调查,探讨了网络学习行为的各类特征。相关的研究有:大学生网络教育价值的认知水平和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理工科学生外语学习行为模式的探讨、基于网络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