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着贡献。本文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可能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通过ordered logistic模型估计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健康营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孩子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外出本身对儿童的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效果显著;家庭特征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父亲的体质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显著性意义;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家庭、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改善留守儿童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以期来改善留守儿童健康问题。
详细介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中,于是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本文结合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主要以安徽省农村地区(肥东、无为和涡阳)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基础上,控制住影响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同层面(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学校特征变量,社区特征变量,地区虚拟变量)的因素,运用实证分析,考察劳动力转移行为本身对其子女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是怎样的,如何利用目前现有的条件来加速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农村儿童能够和其他正常家庭的儿童一样健康成长。本项研究分为以下几个内容:简述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可能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通过模型估计,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健康营养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使用了ordered logistic模型对儿童的体质状况进行了估计和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孩子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外出本身对儿童的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效果显著。由于调查地区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母亲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发育影响不显著。家庭特征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父亲的体质上。父亲的体质指数与孩子的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性意义,子女的营养状况随着父亲体质指数的升高而升高。而在个人层面上,每月食肉频率对子女体质健康的影响具有正向性,随着每月肉类食品使用量的增加,儿童的体质指数也相应的增加。儿童锻炼频率对其体质状况也会产生正向影响,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儿童体育活动减少,会引起健康状况下降。但营养知识得分变量其回归系数符号方向与预期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调查地区经济确实比较落后,这种发展程度的缓慢阻碍了儿童体质发育。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与无为县相比,涡阳县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比接近1.31倍;而肥东县儿童营养不良的可能性更高,达到1.79倍,且对子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显著。总的来说,农村地区大多数家庭的日常饮食都是粗茶淡饭,种类比较单一,监护人很少注意儿童的饮食搭配是否合理、营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稳定。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改善留守儿童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从家庭层面来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关怀与沟通是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学校层面来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从国家层面来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基础教育投资结构、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待遇、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等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健康问题。

作品图片

  •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第一代人口迁移中,第二代子女人力资本投资因迁移活动而受到负面影响的话,那么,迁移行为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值得我们重新进行评估,并应该在最大程度减小这种迁移活动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tata 10.0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对照组(父母均在身边)个体、家庭、社区和学校进行调查,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状态及其习惯等,以期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措施,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选题来说,角度新颖,是近几年农业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同时采用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具有研究价值;另外,很少有学者研究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更多关注是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或心理健康方面,所以本文在选题上具有独特的创新,填写了该研究的空白。 从经济学视角,采用大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计量经济模型。 从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通过比较对比组,使得因素考虑更全面,可比性更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利用农民工外出务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及社会经济效益角度来探讨乡城人口转移的特殊路径,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农民工半城市化状态和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健康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首先,有助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认识。其次,有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解决取得的进展并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加快问题解决的步伐。

作品摘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着贡献。本文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可能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通过ordered logistic模型估计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健康营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孩子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外出本身对儿童的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效果显著;家庭特征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父亲的体质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显著性意义;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家庭、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改善留守儿童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以期来改善留守儿童健康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节选论文被2008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收录; 2、于08年10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第六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会议上报告此论文的部分内容; 3、相关论文于08年11月参加作者所在学校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荣获一等奖; 4、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统计教育》2009.4期上; 5、本文正式发表在《技术经济》2009年第7或8期上。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 王伊欢, 张克云, 陆继霞.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问题. 2005(10):73-78. 2. Behrman, J.R. and A.B. Deolalikar. “Agricultural Wages in India: The Role of Health, Nutrition, and Seasonality.” in D. Sahn, ed.,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ird-World Agricultur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1989: 107-117. 3. Strauss, J. and D. Thomas. “Human Resources: Empirical Modeling of Household and Family Decisions.” In J. Behrman and T. Srinivasan, 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3A.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North-Holland. 1995:1883-2023. 4. 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 关注留守儿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5. 季成叶.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 中国学校卫生. 2004(2):125-128. 6. 叶敬忠等.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J ]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1):. 7. 许祖华等. 青少年生活方式与体重指数的动态观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9(5):224-226.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留守儿童健康营养研究现状 就国际文献来看,由于迁移行为本身是一个不确定乃至存在风险的行为,所以无论是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往往不能为全家提供完全有保障的生计。国外的学术文献已经有相当多的积累,但对这种迁移带来的对留守儿童健康营养乃是社会行为影响的文献则要少的多。 比如Mckenzie and Rapport(2005)、Kandel(2003)对墨西哥的研究则发现,父母出国打工增加了子女辍学的可能性,降低提高和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子女得病的可能性,提高了健康水平(Mckenzie,2005)。 当然,在对泰国、多米尼加等国家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父母迁移对子女健康的影响也取决于迁移者的性别,并与现有的家庭分工组织乃至社会习俗都有关系。一方面,母亲单方迁移对子女的健康往往有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按照农村家庭的性别分工,在有母亲照料的情况下,儿童日常的家庭功能和健康营养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维持和基本保证;但另一方面,母亲外出打工对于妇女本身也有提高其家庭地位和赋权的作用,并可能进一步带来家庭关系和内部权力结构的改变,甚至影响家庭内资源的配置,从而也可能通过提高家庭内妇女地位而促进子女的教育。总体看来,相关研究文献仍比较有限,且不同研究对父母外出如何影响留守儿童教育及健康营养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分析结论,在很多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2、国内留守儿童健康营养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和学术界也对留守儿童健康营养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比如,叶敬忠、莫瑞(2005)近年对四川青神县留守儿童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堪忧、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儿童与父母最主要的联系方式是打电话。此外,留守儿童受侵害和发生意外伤害死亡的比例较高。也有研究现实父母外出务工对小学生生活行为有负面作用,教师给留守儿童的支持与帮助少于非留守儿童,结果是父母外出的留守子女学生大都是“双差生”,甚至成为班主任和学校的一块心病。还有一些学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研究了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心理、身体健康、营养及社会行为的影响。虽然大部分调查和研究得出了迁移父母对于儿童健康表现的负面结论。 由此可见, 留守儿童是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从留守儿童群体的自身发展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