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特殊儿童可视音乐治疗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小类:
教育
简介:
在回顾传统音乐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音乐治疗的治疗原理,并对可视音乐治疗实施过程中的治疗场地、治疗素材、治疗流程以及治疗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为了说明可视音乐治疗的治疗效果,本人还分别选择自闭症、多动症、唐氏综合症、低视力儿童进行了可视音乐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可视音乐治疗对特殊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干预是有效的,可视音乐治疗的方法应该在特殊儿童情绪与行为康复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详细介绍:
1.在对可视音乐治疗的场地设置、素材选择、流程确定、治疗原则等问题进行研究时,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测的基础上,而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来印证以上各个方面做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研究者通过实验回答了可视音乐治疗中如“音乐、画面、灯光素材的组合是否比素材的单一使用效果要好?”、“画面的双屏显示是否比单屏显示效果要好?”、“选择音乐时同质性原则是否要优于异质性原则?”等可视音乐治疗中的基础性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音乐治疗的科学性,而且还将为后人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为了帮助基层治疗师掌握具体的治疗方法,更好地发挥主动音乐治疗在可视音乐治疗中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在总结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在研究中积累了大量训练案例和具体的操作形式与方法。如促进手眼协调的精细肌肉运动、提高感觉统合性的粗大肌肉运动等等,这些运动都与可视音乐、画面及游戏相结合,增强了娱乐性,孩子们更愿意参与,可以在娱乐之中帮助他们改善、缓解和促进障碍的康复。同时,本研究还更加强调集体治疗的作用,设计了很多同伴之间互动的游戏,促进特殊儿童社会技能方面的发展。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在回顾传统音乐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音乐治疗的治疗原理,并对可视音乐治疗实施过程中的治疗场地、治疗素材、治疗流程以及治疗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为了说明可视音乐治疗的治疗效果,课题组还分别选择自闭症、多动症、低视力儿童进行了可视音乐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可视音乐治疗对特殊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干预是有效的,可视音乐治疗的方法应该在特殊儿童情绪与行为康复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创设了可视音乐治疗的流程研究者提出了一个从个人信息录入,到诊断,再到治疗和监控的流程。2.提出了可视音乐治疗中的重要原则。(1)提出了可视音乐治疗中音乐素材的分类方法(2)提出了可视音乐治疗中音乐类型的选择要与个体情绪同质的原则(3)提出了可视音乐治疗中各种治疗素材之间的匹配性原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研究项目的确立,将可视音乐干预的形式融入到运动康复之中,探索出一套符合特殊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科学的、系统的、全新的运动康复理论,研究出充满参与性、娱乐性、有效性的新型训练方法,改善我国现有的运动康复形式,提高我国整体的运动康复水平,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促进我国特殊儿童乃至成人的康复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品摘要

本文构建了特殊儿童可视音乐治疗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理论基础、治疗素材、场地设置、治疗流程、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了探讨。通过系统构建与实际应用,我们认为:可视音乐治疗是特殊儿童心理与行为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对提高特殊儿童康复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黄昭呜,杜晓新,孙喜斌等.“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的构建.中国特殊教育,2007,(10):1—13. 2 谢俊逢.音乐治疗舆论与方法.台湾:大陆书店.2003.10l一105. 3张乃文.儿童音乐治疗——台湾临床实作与经验.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156—158. 4 吴幸如,黄创华.音乐治疗十四讲.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141—143. 5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50—51. 6邱鸿钟.音乐的精神分析.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96—97. 7周为民.音乐治疗的生理学研究.中国音乐学.2007,(1):117—11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