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受灾学校的文化重建成为教育重建的核心之一。重灾区学校文化重建分为两类:一是灾后原址学校文化重建,一是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 震中映秀漩口中学依托潞宝集团,在保持学校原有的文化积淀、教师队伍、原有建制的前提下,于7月份整体迁址山西,成为全国第一所成建制整体搬迁的赈灾学校。 本文立足于对迁址学校文化重建(映秀漩口中学)的实地考查,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范畴为分析框架,提出迁址文化重建的优势和问题,并结合西部农村教育背景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映秀漩口中学属于农村学校,以小见大,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折射出当今我国西部农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笔者将灾后学校文化重建和西部农村教育紧密结合,避免以重建问题表象的单一视角来审视问题,而以一个整合了西部农村教育的历史、文化的横纵背景资源的立体视角来审视迁址学校文化重建。
详细介绍:
我们的“化整为零”的研究思路,按照赵中建教授的观点,将对漩中学校文化重建的研究分解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要素,研究结果或许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只见树木,难见森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具体的、单个的要素的调查事实呈现出来,并不是为了贪图研究方便,而忽略对学校文化重建整体研究的质朴感。不敢妄谈关于我们的思考和建议对漩中学校文化的灾后教育重建或者同类学校文化的重建有多少助益。我们只是期望在研究能力范围内,通过一件件点点滴滴的小事,通过一句句平实无华的话语,呈现一份真实的报告!期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应!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映秀漩口中学在迁址后学校文化重建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校风的重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打造学校的特色等较之灾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学生普遍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早熟”感,很“乖巧”,而这是原址学校文化重建中没有的现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灾后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也凸显了不少问题,教学设备缺乏、学科不匹配、媒体的干扰等,其中还反映了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如学生家庭教育理念的错位、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制约等,漩中领导和老师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重大挑战。 虽然本调查报告主要反映的是两所跨省外迁复校之一的映秀漩口中学(另一所学校是迁址广东江门的桑坪中学),但是,灾后跨省迁址文化重建所面临的问题大同小异,只是各自解决问题与途径有差异,进而取得的成效有所不同。因而,本报告应当不会失去代表性和一般性。 在调查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灾后学校文化重建受到西部农村教育的大环境的影响深刻。抓住灾后学校文化重建的契机,让学校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全方位的提高,促进这部分学校“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共富”,最终促成整个西部农村教育真正地“脱贫”。 学校文化重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其重建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文化重建对漩中而言不是对灾前学校文化的全盘恢复,也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既要吸收学校以前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结合时代的挑战,与迁址后学校目前的整体状况相适应、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考虑前瞻性。 总之,灾后学校文化重建任重道远,主要原因是没有纵向的经验可循。灾后学校文化重建前景如何,这取决于政府的有力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 我们带着对灾区教育的关注,带着对受灾同胞的关注,带着师范生的激情和渴望,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我们的报告或许很不成熟,还请各位专家评委悉心指教!

作品图片

  •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 的:作为师范生,笔者渴望为灾后教育重建尽一点绵薄之力。 基本思路:化整为零、理性架构的方式,即在文献梳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学校文化分解为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亚文化,直面灾后迁址学校事实,体味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采用学校文化的微观研究方式,细致观察外部变化所展示的学校文化的嬗变,谨慎分析学校文化在灾后迁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它们进入学校文化过程中的利与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性:以国内外有关学校文化的研究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2.独特性:研究对象是全国第一所成建制整体搬迁的赈灾学校,国内没有研究先例; 3.时效性:迁址复校所面临的文化重建面临迁址他乡后水土不服,灾后学校文化重建刻不容缓; 4.先进性:政府的灾后教育重建规划案是从宏观教育系统出发,本研究利用SWOT测量工具对漩口中学校文化重建进行微观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呈现当前灾后迁址学校重建的实际文化生成状态,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灾后迁址学校文化的调查报告; 2.呼吁更多的人士关注灾区教育、关注西部农村教育; 3.针对映秀漩口中学以及类似迁址学校文化重建中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为原址学校文化重建提供可资参考的材料; 5.期望能为四川灾后教育重建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受灾学校的文化重建成为教育重建的核心之一。重灾区学校文化重建分为两类:一是灾后原址学校文化重建,一是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 震中映秀漩口中学依托潞宝集团,在保持学校原有的文化积淀、教师队伍、原有建制的前提下,于7月份整体迁址山西,成为全国第一所成建制整体搬迁的赈灾学校。 本文立足于对迁址学校文化重建(映秀漩口中学)的实地考查,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范畴为分析框架,提出迁址文化重建的优势和问题,并结合西部农村教育背景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映秀漩口中学属于农村学校,以小见大,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折射出当今我国西部农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笔者将灾后学校文化重建和西部农村教育紧密结合,避免以重建问题表象的单一视角来审视问题,而以一个整合了西部农村教育的历史、文化的横纵背景资源的立体视角来审视迁址学校文化重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09年4月,在某校团委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之学术论坛中获评 一等奖 09年6月,在第十届“挑战杯”某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评 一等奖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 赵中建.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 [3]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 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 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5] 龚波、杨熙.关于震区灾后教育重建的理性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 [6] 曹正善.灾后教育中的“家”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8(9). [7] 葛金国.校园文化[M].理论意蕴与事务运作,2006.8. [8] 万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1. [9]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Terrence E.Deal,Kent D. Peterson. Shaping School Culture: The Heart of Leadershiip,2006.10.

调查方式

结合文献研究,重点采用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 (1)文献研究:在图书馆、资料室搜集理论。(2)调查研究:问卷和访谈。 (3)实地研究:每人每天做实地札记;选择多个信息源;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范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是在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启发指导之下研究学校文化。诸多研究者对学校文化的思路、概念、构成、功能、类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学校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即大多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员仅仅是局限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于中小学而言,对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学生家长也当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员;二是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学校文化。事实上,校园文化着重于空间维度内的地域性概念,着重于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子文化;三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文化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价值观念渗透不深入,行为方式转变不彻底,直接影响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四是学校文化建设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文化建设的驱动力来源于竞争的需要,不少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缺乏强有力的外在驱动力,直接导致内部动力不足,导致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 关于灾后学校文化重建研究,在我国内陆刚打开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是一个长时期的、持久性的、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对于灾后重建,新西兰、日本、美国、墨西哥和我国台湾都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台湾9.21地震灾后“新校园运动”。 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在灾后教育重建过程中,“新校园运动”成为台湾灾区校园重建工作中的核心部分。“新校园运动”号召建筑师热情投入校园设计,并鼓励校方和社区人士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园。经过震后两年的努力,该运动创造出近四十所各具特色的新校园,并深入推动了台湾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发展。 “新校园运动”重建校园的理念是:“校园,绝对不应是钢筋水泥简单堆砌出来的呆板的火柴盒;9.21大地震,这场台湾有史以来死伤最惨重的灾难,也同样是无比珍贵的、将教改理念融入校园重建的、软硬件双重建设的历史契机。”正是基于对重建的深入分析,“新校园运动”重建的才不仅是美丽的学校,更是充满文化内涵、进一步发展的学校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环境,推动了台湾其它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校园改造。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