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抗生素残留是动物源性食品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之一。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抗生素残留状况进行监测,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抗生素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原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检测菌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来实现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情况的快速检测方法。
详细介绍:
通过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标准《SN/T 1750-2006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抑制法》(下称微生物抑制法)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得出P>0.05,说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电导微生物法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电导微生物法在6.5 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耗时仅为微生物抑制...(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 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的主要目的:建立电导微生物法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情况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作品的基本思路:微生物(菌液)在培养过程中,菌液的电导率会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升高。抗生素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因此,通过检测菌液在培养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样品中抗生素的存在情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SN/T 1750-2006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抑制法》相比,检出时间由标准方法的18h缩短至6.5h以内,比常规方法快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且省却了标准方法制备芽胞悬液和检定平板等复杂操作,使得检验程序大为简化。此外,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易行等特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是公众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对于防止相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提出的电导微生物法可以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情况的快速检测,对有效地监测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为我国打造和谐的公共卫生事业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本研究的第一步是通过测定三种抗生素检定用菌不同初始菌液浓度所对应的DT值,建立了这三种抗生素检定用菌的初始菌液浓度与相应的D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即标准曲线;结果表明,三条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三种抗生素检定用菌的初始菌液浓度与相应的DT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为通过检测DT值来推测体系初始菌液浓度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的第二步是通过测量三种不...(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2009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研究成果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鉴定结果

无。

参考文献

[1] 管恩平.中国肉品安全卫生状况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1):12-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抑制法SN/T 1750-2006.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黄晓蓉,于競,郑晶,等.用阻抗分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3,8:81-88. [4...(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五大类。 (1)色谱检测方法:利用抗生素分子中的基团所具有的特殊反应或性质来测定其含量,常用液相色谱(HPLC)与气相色谱(GC)等检测方法。 (2)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直接电化学分析法和间接电化学分析法两种,其中直接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一些抗生素自身带有的可氧化还原基团在电极上产生氧化还原信号,在信号的强弱与抗生素浓度的线性...(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