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温室大棚自动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施行自动节水灌溉和智能控制是促进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设计在充分利用天然水源雨水进行灌溉的基础上,根据作物对土壤湿度的需求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理论提出了温室大棚自动灌溉智能控制系统,旨在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详细介绍:
针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三农”工作的科技难题,本设计基于温室自动灌溉的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了可持续,长期,自动检测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方案:根据作物对环境的需求建立植物的生长模型,根据作物所需湿度和环境参数得到灌溉的决策,以达到适时适量,精准灌溉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环境参数,通过计算机的相关程序来进...(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温室大棚自动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 温室大棚自动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一、发明目的和基本思路 针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温室内节水灌溉的控制难题,本设计基于自动灌溉的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了可持续,长期,远程,自动检测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方案:根据作物对环境的需求建立植物的生长模型,根据作物所需湿度和环境参数得到灌溉的决策,以达到适时适量,精准灌溉的目的。温室外设小型集雨工程为温室收集雨水,过滤后用于...(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目前,国内外在温室系统的灌溉控制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众所周知,作物是温室生产的中心,也是温室环境环境控制的主要对象,水分在作物体内的与运动过程是水热运移与转化的重要过程。因此,作物的存在与否对水热运移模拟的精度有重要影响。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工程角度对温室水热环境进行研究,没有充分考虑作物对水热运移的动态影响,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温室内以作物为中心的水热运移过程缺乏系统...(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本作品于2008年9月在XX校参加由XX省发明协会及XX大学举办的“2008年XX省大学生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技术交易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图片、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一、使用说明 系统由测试器、控制中心、执行元件几部分组成。使用时,将测试器的土壤湿度计埋入各个设计喷灌区土层下,调节设定作物生长期所需土壤湿度后,系统即可对作物实施自动灌溉。 二、技术特点和优势 (1)农作物产量增加,生长期缩短。(2)抗旱节水。(3)省时、省工。(4)有效减少病虫害。(5)投入小、产量高、效益高。(6)空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三、适用范围 本系...(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国外,温室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其大规模发展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目前,温室工程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有荷兰、美国和日本等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温室工程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国家现代温室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国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作物产量也日益提高。以色列温室番茄年产量达到30万kg/hm2,黄瓜年产量22.5万...(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