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偏心变位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机理分析和优化设计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研究小组从《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变位齿轮得到启发,通过轮齿变位改变齿厚来消除齿侧间隙,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更简单的能够消除齿轮间隙的传动机构——偏心变位齿轮传动机构,并将其用于旋转式分插机构中,发明了一种新的旋转式分插机构——偏心变位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该分插机构由三个偏心齿轮和两个偏心变位齿轮构成,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无侧隙啮合传动,工作平稳。 本项目研究的旋转式分插机构在继...(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高速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其核心工作部件——旋转式分插机构大多是采用日本的专利。例如,用的较多的是偏心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偏心齿轮传动机构的不足之处是传动过程中齿轮间隙会发生变化,引起振动和转速跳动。日本的偏心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由9个偏心齿轮构成,采用两个窝卷弹簧装置来消除齿轮间隙,结构复杂。 偏心变位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是一种旋转式高速插秧机的插...(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发明目的 目前,我国机械化种植为11%左右,而机械收获已占46%左右,机械插秧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高速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其核心工作部件——旋转式分插机构大多采用日本的专利。例如,用的较多的是偏心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这种机构由于齿隙变化引起振动,需增加防振装置,结构较复杂。为了实现高速插秧机的国产化,必须发明一种新的结构更简单的旋...(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几种常见的高速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结构与特性比较如下: 1)偏心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日本),由9个偏心齿轮构成,结构复杂,需增加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结构复杂,有齿侧间隙,传动不平稳; 2)圆柱齿椭圆齿行星系分插机构(国内),由3个椭圆齿轮和4个圆齿轮构成,结构较复杂,无齿侧间隙,传动平稳; 3)偏心变位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本研究小组设计),由3个偏心圆齿轮和2个偏心变位齿轮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2009年6月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挑战杯”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本作品已完成实物的加工和试验台上的试验,并成功安装于高速插秧机上。将于6月底进行田间插秧试验。
技术转让方式
- 专利转让或部件销售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作品以田间插秧试验录像和实物形式进行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乘座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是目前最先进的插秧机械,工作效率高,适合于大田块作业。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高速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其核心工作部件——旋转式分插机构大多采用日本的专利,进口机型每台成本较高,约为10万元/台,国产机型约为6万元/台。 本研究小组研制的偏心变位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适用于高速水稻插秧机,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插机构。具有振动小、运转平稳、结构简单、造价...(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外对高速旋转分插机构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不断的有新的分插机构出现,分插机构也在不断的改进,结构更简单,工作更稳定,性能更完善。 高速插秧机的研究始于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插秧机核心部件——分插机构的创新性研究,发明了旋转式分插机构,应用在乘坐式插秧机上。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高速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其核心工作部件——旋转式分插机构都是采用日本的专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