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射洪县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长期以来,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鼓励土地合理流转,倡导规模经营,提出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且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就业或向城镇集中,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率不高甚至土地撂荒闲置...(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为了掌握了射洪县土地流转情况的相关资料,挖掘当前丘陵地区土地流转的困境,以积极寻求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作者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研究。先后调查了7个镇13个村共569户农户和8个规模化种植基地,并对县农业局和各镇农业部门进行了调研,与规模种植基地业主及部分农民进行了访谈,了解把握了当前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对此提出了具...(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了解丘陵地区土地流转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入推进丘陵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防止土地撂荒,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学术研究的依据,为射洪县乃至整个丘陵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提供资料来源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从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的四川省射洪县入手,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整理出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和个别访谈,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作品从地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社会学惯用的研究方法及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研究思维对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深入研究。突出土地流转的主体--人的作用,关注农民本人的意愿,并与规模化种养基地业主和个别农民进行了交谈,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所得结论对于推进丘陵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品基于对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的四川省射洪县的研究,对促进和规范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防止土地撂荒,增加土地产出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来自众多学者、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相关理论成果已颇为丰富,但经过梳理发现对于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关注较少,学术成果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从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的四川省射洪县入手,基于地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思维和社会学惯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7个镇13个村...(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09年某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2009年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特等奖”
参考文献
-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题名选项中输入“土地流转”可以检索到2006年到2008年国内关于土地流转的文章465篇,大部分属于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 [1] 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38-47. [2] 谢国礼.对奉节县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决策导刊,2007...(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华中农业大学钟涨宝教授分析研究了国家土地制度及其在实践中双重的两难困境,考察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讨了在土地流转的社会背景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依托构建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客观上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了依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来建构和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应该加强的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孙瑞玲提出土地流转困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