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震后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5.12汶川地震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从这次灾难中反思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现状,成为改进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契机。作品从京津冀不同层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科学抽取1870人作为调查样本,首先厘清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并系统提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有效对策。该作品的调研数据和相关对策能够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效开展大学生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国家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详细介绍:
一、选题背景 (一)、5.12汶川地震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如何降低灾难的破坏和伤亡程度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灾难认知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灾难认知水平对于减灾策略的制定、实施、提高应灾能力等都具有要影响。 (二)、目前国内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测定上,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和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对象针对性典型性不强;成果适用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前瞻性总体性研究缺乏。 (三)、本作品在深入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力图厘清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总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弥补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缺失。 二、意义和价值 (一)、该作品力图厘清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总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弥补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缺失。 (二)、该作品的调研数据和相关对策能够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效开展大学生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三)、该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为国家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抽样和统计的科学性 抽样的科学性: (一)、选择地域具有典型性。京津冀地区高校云集,高校的种类、层次、水平呈现出立体、多样性,从这一地区抽取调研样本具有全面、典型、科学特征。 (二)、抽样群体具有典型性。第一,大学生群体的灾难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灾难认知水平的较高水平;第二,大学生群体生活学习环境很集中,方便集中抽样调查。 (三)、样本抽样时,兼顾了不同种类、层次、水平的高校,并且抽取样本数量较大,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870份) 统计的科学性 (一)、调查统计时除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访谈。 (二)、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SPSS15.0(目前最高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为取得数据打下较好的基础。 四、行文思路及作品框架 本文围绕灾难知识认知水平、灾难心理认知水平、灾难意识认知水平和灾难行为认知水平四方面的内容,以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系列提出了解决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中问题的具体措施,期望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切实提高大学生防灾、减灾素质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调查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以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京津冀高校分别随机抽取大学生共1870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这一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作为调查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京津冀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现状调查分析 1.样本描述分析 2.京津冀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1)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属性特征分析 A.大学生个体属性特征与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a.性别差异和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b.地域差异和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c.专业差异和和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d.年级差异与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B.高校的属性特征与灾难认知水平关系 (2)大学生灾难认知存在的问题 A.多数高校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认知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 B.防灾减灾行为和防灾减灾态度不协调 C.高校学生灾难心理反应呈现多元化态势 (三)、原因分析 1.属性特征的差异是造成高校学生灾难认知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 (1)性别属性(2)籍贯属性(3)专业属性(4)年级属性 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1)学校灾难教育缺失的体现 A.有关灾难教育的制度、规范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B.高校对灾难教育不重视,相关课程开设少之又少 C.教师缺乏有关灾难教育的培训,防灾意识和逃生技能薄弱 (2)家庭在教育方面的缺失 A.家长掌握的防灾知识较少,无法给予子女更多逃生自救的指导 B.家长对灾难教育重要程度的认识不够,缺乏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系统性的培养和规划。 (3)社会在灾难教育方面的缺位 A.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灾难教育的系统认识,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B.主流媒体对灾难教育方面的宣传较少,宣传内容也较为落后 C.大众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较少,社会环境未形成灾难认知的氛围 3.灾难认知评价体系的非科学完善 (四)、提高高校打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基本对策 1.注重属性差异,因性制定对策 (1)把男女差别性教育与个性培养同步进行 (2)针对非灾区学生实践教学占主体,理论知识做辅助 (3)将灾难教育融入专业教学,适当增加灾难机理教育 (4)分层次教育,加强低年级学生心理辅导 2.家庭、学校、社会,有机齐抓共管 (1)学校内部 A.分类部门归属,明确教育责任 B.完善规章制度,增强规章制度可操作性 C.开设灾难教育相关课程,建立健全教育体系 D.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建立实践平台 (2)家庭内部 A.提高家长素质,强化理性教育 B.增强重视程度,拟定教育规划 (3)社会层面 A.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法规 B.发挥媒体作用,更新教育内容 C.鼓励大众学习,创造良好氛围 D.学校与家庭联合施教 E.学校与社会联合施教 F.家庭与社会联合施教 G.建立互补型三位一体灾难教育网络 3.构建高校学生灾难认知水平评价体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从京津冀不同层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科学抽取1870人作为调查样本,首先厘清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并系统提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有效对策。该作品的调研数据和相关对策能够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效开展大学生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国家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抽样及统计的科学性: 1.选择地域具有典型性,抽样群体具有典型性且样本抽样时,兼顾了不同种类、层次、水平的高校。 2.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独特性: 该作品弥补了当前相关研究领域在研究对象、成果适用的范围、前瞻性及总体性等方面的缺失。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该作品力图厘清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的总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弥补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缺失。 2、该作品的调研数据和相关对策能够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效开展大学生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3、该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为国家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品摘要

灾难认知是公众对灾难的态度、感受和认识,它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减灾策略的制定、应灾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是肩负着祖国未来的特殊群体,其灾难认知水平代表着国民灾难认知的预期水平。然而由于灾难认知的属性特征、认知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同程度的缺失等原因,多数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认知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学生防灾减灾行为和防灾减灾态度不协调,灾难心理反应呈现多元化态势,汶川地震的发生更加凸显了这些问题。 对此,本文围绕灾难知识认知水平、灾难心理认知水平、灾难意识认知水平和灾难行为认知水平四方面的内容,以京津冀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强调要注重属性差异,因性制定对策,倡导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互补型三位一体灾难教育网络,最终尝试构建高校学生灾难认知水平评价体系,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切实提高大学生防灾、减灾素质提供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景宜等. 国民灾害感知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4). [2] 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1995,3(2). [3] 陈兴民.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0.08. [4] 杨培升.浅谈学校的危机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11). [5] 肖鹏军.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J].教育探索,2006(9). [6] 白海玲.减灾教育与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1999(3). [7] 郑蓓.大班幼儿灾难认知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05. [8] 苏筠等.首都大学生的自然灾害认知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J].灾害学,2007(3). [9] 谌丽等.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7(2). [10] 李景宜.公众风险感知评价——以高校在校生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6).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相结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状况: 最早系统研究人类对灾害适应的学者是美国地理学家怀特,他建立了“环境灾害及其影响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响应的全球类型和各种文化类型”的研究范型。美国科学家卡波尔森以及斯坦李恩等人的研究证实了风险沟通可以强化或削弱人们的灾害感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开始风险感知的研究方法对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如海耶斯通过统计数篇1971年后发表的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因素和环境行为间的相关程度,认为负责的环境行为取决于现状因素和由行动技能、行为策略的知识、问题的认识和个性因素等四因素决定的行为意图因素,特别是在方法上,以萨奥维科等人提出的心理测量范式获得公认。 风险感知的差异的相关研究,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种理论分别从生产力水平、个体属性差异、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产力的效益、个人参与的社会运动团体对政策的看法、社会生活方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解释。 国内研究状况: 2003年SARS的肆虐之后国内的学者才开始把灾害感知与危机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国内的研究主要注重于灾害评估而对对灾害感知的研究较少。灾害认知的研究比较少,尚缺乏较为深刻和系统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风险认知的理论并开展调查实践。如谢晓菲、郑蕊等人对公众的灾害认知做了调查,并从灾害心理学方面论述了相关性。二是从灾害学角度,尝试构建公众感知灾害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如李景宜、周旗、严瑞等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分析了影响灾害感知的因素和研究框架。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没有从总体上对公众灾害评估的灾害管理决策方面的成果,对公众灾害感知及相关问题很少关注,对某一特定群体(如大学生)的灾害感知研究则几乎没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