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目前的重型动力触探和标贯仪的冲击锤都在钻孔口以上,试验深度超过20米,由于钻杆能耗,试验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作品将现有动探锤自孔口移至孔内,设计为以铅配重的长柱形,为了消除地下水的阻力,将冲击锤密封在钢管内,由此消除了钻杆和地下水对落锤冲击能的消耗,无须杆长和地下水位校正,可在任一深度进行试验,该设备可用于测定砂土和碎石土的承载力,判定砂土的密实度和砂...(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本产品主要革新的是对现有重型动探和标贯的冲击锤加以改进,而探头仍采用现有设备。改进的思路是将该类试验采用的冲击锤放在孔内,与探头保持恒定的距离,以消除钻杆长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目前的重型动力触探仪的冲击锤都在钻孔口以上,试验深度一旦超过20米,由于钻杆能耗,试验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针对现有仪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重型动探设备的冲击锤,主要革新有以下...(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 孔内动探与标贯仪的研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发明目的:弥补目前动力触探和标贯仪试验深度不足的缺点,可获取深层(20米以下)砂砾石土力学参数。 2.基本思路:围绕消除钻杆长度过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动探冲击锤与动探头保持恒定距离,即考虑使冲击锤作用于孔内,再进一步考虑如何消除孔内作业对冲击锤带来的地下水、作用空间等问题的影响。 3.创新点: ①把动探仪的冲击锤移至孔内,消除了杆长的影响; ②动探锤采用铅配重,在重量不变的...(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该作品在保证冲击锤冲击能不变的前提下将动探锤移至孔内,使其与探头保持恒定的距离,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拓展了动力触探原位试验的试验深度,消除了钻杆过长对落锤冲击能的消耗,无须杆长和地下水位校正,可在任一深度进行试验,可获取任一深度砂砾石土层的力学参数。该设备的探头和钻杆均为现有的标准通用配件,试验方法也与目前的试验方法相同,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利于作品的推广应用。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09年6月,陕西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已完成作品研制和样品生产,已在部分勘察单位应用,效果良好。目前正在进行与现有设备的详细对比试验。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图片、动画演示或实物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1.使用说明及特点和优势: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15cm处,清除残土。将孔内动探仪放入孔内,然后采用自动落锤法进行试验,记录击入10cm的动探击数,即终止试验,提升钻杆,提出孔内动探仪。该产品的技术特点是冲击锤在孔内;优势是试验深度不受限制,无须杆长和地下水位校正。 2.适用范围: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工程地质试验教学及科学研究。 3.推广前景及市场分析:该作品主要应用...(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重型动力触探和标贯仪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原位测试备,其实验结果可用于评价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强度和变形参数,计算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等。岩土工程勘察中 ,由于砂、砾石土取样困难,只能通过动力触探试验或标贯获取岩土层的力学参数。目前国内外对该类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仪器的探头改进、仪器的轻便化和动力性能改进方面,以及相关副产品的研发上,作者检索了相关的专利文献,...(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