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小类:
教育
简介:
待业大学生是已具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群体,目前有一部分人把其视为消沉群体和社会负担。这无疑忽视了待业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利益诉求。鉴于此,本研究以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对上海地区的2129名待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46名相关人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群体基本的生存肖像。同时在调查结果与五种常见刻板印象的对比中,进一步揭示出待业大学生真实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挖掘待业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和价值。
详细介绍:
本项目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正文,第二部分为附件。 第一部分:正文共6个章节 第一节:引言。主要介绍了已有研究对待业大学生群体本体研究的不足,以及社会上流行的刻板印象对待业大学生群体的误读。并指出,本研究试图以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为切入点,以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和呈现待业大学生群体真实生存状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挖掘待业大学生群体人力资源的潜力。 第二节:研究设计。主要阐述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中,主要涉及待业、待业大学生和生存状态的概念;在研究思路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步骤;在研究方法中,主要介绍数据来源、样本状况,以及为何选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概况。主要从待业大学生群体总体性和内在成员的差异性特征两方面介绍了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概况。通过日常安排、经济状况、人际交往以及生活体验的描述,介绍了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的总体性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待业大学生群体内在成员在生活现状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生活信心上的差异。 第四节:讨论与分析。主要驳斥了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五种刻板印象:待业大学生构成了社会风险;待业是源于非理性就业价值观;待业大学生因为待业而成为消沉群体;待业大学生是缺乏责任感的“啃老族”;待业总是无奈的选择。在大量的数据和访谈事实的基础上,在驳斥人们刻板印象的同时,进一步描绘和凸显待业大学生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 第五节:研究结论和政策性建议。在研究结论中,本文指出,待业大学生是富含人力资源潜力、内部充满张力和积极因素的知识型群体。在对策与建议中,本研究首先从尊重待业大学生群体特征,重视专门政策制定来指出政府职能的发挥对待业大学生群体的意义;其次,从重新认识待业大学生群体,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指出社会舆论的价值;最后,从调整心态,积极走出封闭交际圈来强调待业大学生群体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六节:结语。指出人们了解、关注和支持待业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附录(共8个) 附录一:文献综述 附录二: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附录三:调查数据 附录四:问卷发放情况 附录五:问卷开放题整理 附录六:访谈提纲 附录七:访谈对象介绍 附录八:访谈记录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待业大学生是已有相当数量的群体,一部分人将其视为社会负担,这无疑忽视了他们的群体特征。故本研究试图勾勒出待业大学生的基本生存肖像,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个群体的人力资源价值。 基本思路:首先从总体性和差异性两方面概述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其次通过调查结果与刻板印象的比较与讨论,进一步凸显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特征;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1)通过2129份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以46名相关人员的个案访谈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先进性:首次以生存状态为切入点,以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展现待业大学生群体真实生存状态,为人们了解、关注和支持待业大学生提供依据。 独特之处:(1)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打破人们以往对待业大学生的消极刻板印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理论价值:本课题首次以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待业大学生群体,弥补了已有研究对待业大学生群体本体研究的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1)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关注和支持待业大学生的生存发展;(2)有利于维护待业大学生的切身利益;(3)有利于挖掘待业大学生潜在的人力资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品摘要

待业大学生是已具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群体,目前有一部分人把其视为消沉群体和社会负担。这无疑忽视了待业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利益诉求。鉴于此,本研究以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对上海地区的2129名待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46名相关人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群体基本的生存肖像。同时在调查结果与五种常见刻板印象的对比中,进一步揭示出待业大学生真实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挖掘待业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和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被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采纳,并已刊印300册,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19个区县的委员会、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上海市中致社区服务社范围内推广(成果采纳证明以及宣传册请见附加材料)。

参考文献

黄敬宝,2007,《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与大学毕业生失业》,《改革与战略》第1期。 何丽君,2006,《大学毕业生待业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黑龙江高教研究》第8期。 赖德胜,2001,《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林毓铭,2007,《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高等教育研究》第8期。 岳昌君,2008,《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 张士斌,2009,《民工荒、大学生失业与低技能陷阱》,《青年研究》第1期。 郑杭生主编,2002,《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海峰,2008,《关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教育与职业》第15期。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会议 ■图片、照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将大学生待业现象定性为“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和“知识失业”(educated unemployment),且主要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期望工资理论来解释大学生的待业现象(张士斌,2009)。 国内借鉴西方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本土语境,主要从以下关注待业大学生群体:(1)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待业现象进行归因解释。有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市场机制运作的固有缺陷,如市场主体残缺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待业现象(赖德胜,2001;黄敬宝,2007);汪丁丁(2006)认为大学生待业问题主要是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引起的;何丽君(2006)认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如职业期望是影响该群体能否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此外,很多学者认为大学生待业与高校教育改革的滞后是紧密相关的。高等教育的学科、培养模式以及服务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不适应是引起大学生待业的主要原因(刘志业等,2003;陈伟鸿、宣仕,2004);(2)关注待业大学生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杨雄(2005)认为当前大学生待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结构性原因,如果处理不善则会影响城市社会的稳定;杨继莲(2008)认为知识失业提高了教育成本,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3)从社会制度建设角度,论证各种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有人提出建立大学生失业紧贴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政府保障模式(林毓敏,2007;赵海峰,2008;)。 由此,已有研究主要基教育学等学科视角,从市场的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培养体制及社会产业结构等因素出发,探讨大学生待业的原因、社会效应及试图解决的路径。这为今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然而,已有研究呈现以下不足:过多考虑应该怎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重视外部环境,而忽视已经客观存在的待业大学生群体;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理论论述,鲜有运用实证研究。这带来的后果是:在理论上,待业大学生群体本体研究成为“盲点”;在认识上,人们主观判断甚至臆想形成的“刻板印象”,成为社会认识待业大学生群体的主流观点;在实践上,由于人们缺乏对待业大学生真实状况的把握,使现行相关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而,本文首次以待业大学生生存状态为切入点,以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待业大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强调待业大学生是充满张力且积极的知识型群体,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