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小类:
哲学
简介: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困境已是重大论题。为此作者历时2年,深入到我国内地9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台湾地区1个“保护区”,野外行程超过5000公里。搜集到第一手核心资料,并力图寻找一条更有效而可行的自然保护区生存发展之路。
详细介绍: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普遍面临瓶颈”已是业内共识,但现有研究往往难于“入场”、缺乏深入。为此作品以两年的调研,详尽解析了我国保护区的瓶颈所在和提升策略。作者深入到我国内地9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台湾地区1个“保护区”,野外行程逾5000千米;历经艰辛跋涉搜集到反映核心和本质的资料;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我国自然保护区“瓶颈”细化为4个维度、14小项并建立起评价系统。首次将症结归纳为:自然保护区原本应有两个基本职能——保护资源和科技合作;是长期以来严重缺失的一臂即科技合作,导致了当今的瓶颈。提出并论证了符合当前体制和国情的解决方案:“保护资源和科技合作并重,加大政府投入关注周边民生,慎行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作品揭示深层规律,有效谋划对策,关注周边民生;从而对发展自然保护区工作理论和指导实践、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都具有比较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品受到我国保护区事业的创建者、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科技哲学学者邱仁宗教授,资深保护区专家和科研专家等的肯定和赞赏。近期应邀出席了全国学术会议。

作品图片

  •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 寻找缺失的一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科技合作使命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困境,以两年调研详尽解析了症结所在和提升策略。克服了以往研究难于入场、专业背景受限等难题,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参与者身份,深入到内地和台湾10个国家级/省级保护区;历经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文献研究,首次将症结细化为4个维度14小项,并建立起评价系统。首次论证了:我国保护区本应有两条臂膀——保护资源和科技合作,是长期以来严重缺失的那一臂“科技合作”,导致了当今的瓶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关注了一个人们都感受到、但尚无良策的重大问题。②克服难题深入到多个国家级保护区,野外行程逾5000公里,历经艰辛跋涉首次将症结细化。③揭示深层规律,有效谋划对策,关注周边民生。解决方案符合中国实际,也是全新的视角。④多层面全方位进行论证,确保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作品:表4-表7)。作品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科技哲学学者邱仁宗教授、资深业界专家等的肯定和赞赏。近期出席了全国学术会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不少专家已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迫切需要理论依据。作品克服既往研究的不足,首次将症结细化;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方案;关注周边民生,“惠及社区,共同参与”,力图寻找一条更有效而可行的自然保护区生存发展之路。对发展自然保护区工作理论和指导实践、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战略,都具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两年来作者深入调研和协同进行科技培训的9个国家级/省级保护区,工作状况已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作品摘要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瓶颈”已是业内共识。但现有研究多止于提出和暴露问题,而对“症结何在”与“解决方案”两方面的探讨都严重失之泛泛。为此作者历时两年,深入到我国云南、西北和东北地区9个国家级/省级保护区,及台湾地区1个“保护区”,了解到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和管理的真实情况。 本文基于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数据,对“我国保护区瓶颈是由何而来;我国保护区建设应向何处去”的重要论题提出新见解,力图寻找一条更有效而可行的自然保护区发展之路。作品首次将保护区建设的“瓶颈”细化为4个维度、14小项。首次将症结归纳为:自然保护区原本应有两个基本职能——保护资源和科技合作;正是长期以来缺失的一臂即科技合作,导致了当今的瓶颈。由此提出:我国保护区应重拾诞生之初的科技合作使命。 调查显示,保护区中孕含着诸多具价值和潜力的课题;在考察了资金、技术、影响力、周边民生等诸多可能的限制因素后,重拾科技合作的使命仍必要而且可行,并可能成为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对发展保护区工作理论和有效指导实践、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战略,都具有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前体制和国情的解决方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全国学术会议:2009.4,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国中青年科技哲学论坛”。 专家评定:①我国保护区事业创立者、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评价:“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继续做”。②科技哲学学者、社科院哲学所邱仁宗教授给予详细点评和高度评价。③台湾地区“保护区”资深地质学者林茂耀先生、英国皇家植物园千年种子库中国区项目官员蔡杰先生,分别对作品表示赞赏,认为科研合作确应为保护地的基本职责;作品提出的创新模式是可行的并望能得到推广。 获奖:①2007,2009作者分获吴征镒“三代奖学金”。②2007团中央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资助项目(一等),北京仅有3个一等项目。③2008作者获“吴大猷学者奖学金”,赴我国台湾科技交流并在当地保护区作田野调查。④2009首都挑战杯一等奖。 社会影响:多家媒体报道。2008《光明日报》专门报道了项目组工作。

参考文献

对比数据:请见作品表4-表7。 参考文献:①[澳]艾德里安.G.戴维.保护区国家系统规划.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②国家环境保护部.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③国家林业部.天然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1956④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⑤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0,03⑥唐锡阳.环球绿色行.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⑦王卉. 自然保护区建设迫切需要理论依据.科学时报,2007-07-12.⑧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2007⑨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YUEP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YUEP社会经济本底调查报告. 2002⑩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 历史概述。1956年,中科院吴征镒、寿振黄向国务院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方案并得到重视。当时提案中已有“保护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的需要”的阐述,后被概括为:保护资源,科技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被长足贯彻。 2.总体研究。当前我国保护区困境是业内共识。但相关研究多止于暴露问题,缺乏深入。保护区周边居民可能因生产生活困境而对保护工作有抵触、“生态旅游”的利弊后果等,尚不为人周知。科技合作被严重忽略。 2.1对当前症结的归纳:多仅提到: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基层人员学历和科学素质低。尚无人从科技合作的角度、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讨论保护区的发展之路或应有使命。 2.2 科技合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唐锡阳,1986:“从我考察过的情况来看,凡由科研单位管理,或有科学家参加,或本身科学力量较强的自然保护区,就办得比较好……”这也几乎是目前研究中,关于科技合作地位的惟一论证。而在保护区发达国家,科学研究已成为保护区的当然使命。如巴伐利亚自然保护法,1973(作品正文,p10)。 3. 对自然保护区资金、技术、影响力、民生等几个维度的研究。 3.1 经费:诸多研究指向政府现有投入严重不足。如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0:发达国家在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km2年均约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157美元,而我国仅52.7美元。绝对数量上,国家级保护区年均亦不足100万元。但尚无研究提到由科技合作增加经费的可能。 3.2 技术水平:对“基层人员学历/科学素质低”有较清醒认识。但对学历之外的技术层面影响因素(保护区孕含的课题和潜力;独特优势;合作意识和心态;技术培训可带来进步)认识严重不足。 3.3 影响力:尚无研究提到“科技合作-保护区影响力和发展机遇”的良性循环。也未提及:知名科技人员、知名合作成果、外语人才等,均可极大提升保护区影响力。 3.4 周边民生:若干研究注意到我国保护区的特殊现实:43%位于贫困县、历史规划存在不足,使多数保护区周边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但极少有研究提到,应当也可以借助保护区的技术资源关注民生,惠及社区,共同参与。 4. 生态旅游。1998年“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反省并未受到学界充分注意。尚无研究提及保护区即使开展旅游,也应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非经济利益;尚无研究提到,增加经费等可以通过科技合作加以实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