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盲人智能手机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盲人智能手机是一款非视觉、全音控、带有盲文识别功能的手机。该手机仅一键操作,利用25条语音控制指令实现通话、短信、通讯录、快捷键等各项功能。盲人智能手机不仅可完全实施语音输入、语音输出、语音控制,还可通过触摸屏进行平面化盲文信息输入,后天因素致盲人群可直接输入汉字、字母与数字。盲人智能手机以语音菜单的形式逐级提示操作,在每条音控指令正确识别后,都有相应的语音提示。例如当收...(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盲人智能手机是一款非视觉、全音控、带有盲文识别功能的手机。整个系统仅一键操作,并且通过25条语音控制指令,实现通话、短信、通讯录、快捷键等各项功能。 该手机具有一套全语音控制系统,所有的功能操作均通过语音控制实现。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算法,在ADSP-BF533数字信号处理器上实现了包含25条音控指令、6个固定语音拨号、0~9等10个数字的全语音...(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盲人智能手机
  • 盲人智能手机
  • 盲人智能手机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目的和思路 盲人在残疾人总数所占据的比例超过15%,由于盲人致盲原因不同,且受教育程度不同,如何让盲人方便、简捷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社会公益关心的问题。本款全语音控制、具有盲文识别功能的盲人智能手机能够更好地服务了盲人这一残疾人群体,为其它助盲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实践经验。 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针对电子产品存在无法输入盲文的问题,项目组提出了立体Braille...(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市场上可供盲人使用的电子产品采用特定人语音控制或触摸操作,未区分后天性盲人、先天性盲人和低势力患者的不同使用需求。高精度的盲文信息处理方法与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算法成为盲人手机等电子产品研发的技术难题。 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了将盲文处理由原来的完全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处理的方式及原理,但均为单一的软件或硬件解决方法,仍存在硬件实现复杂或软件开销较大的问题,不利于盲文信息...(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盲人智能手机”获2009第六届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研究生组总冠军。 鉴定专家意见:盲人智能手机服务残疾人,创新点突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甚大的经济效益。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项目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盲文智能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基于指令分级的嵌入式非特定人语音识别方法,设计了一款非视觉的新型盲人智能手机。盲人智能手机具有完全语音指令控制、多级菜单语音提示、盲文与汉字识别等功能,其操作简单,充分考虑了视力残疾患者的需求。盲文智能信息处理方法与多级指令语音识别与控制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其它电子产品,如GPS终端、数码相机、ATM、自动售票机等。 我...(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美国学者McMillin1989年研究了盲文计算机处理新方法;中国学者李宏乔等2002年提出了一种盲文形式模型和汉语-盲文机器翻译方法。现有盲文处理均为单一的软件或硬件解决方法,存在硬件实现复杂、软件量大等问题,不利于嵌入式系统实现和推广应用。 国内同类产品情况 (1)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熊猫M88语音手机,按键没凸出,触摸感较弱,编辑功能不适合盲人操作...(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